-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2021-08-3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模拟试卷

  一、情景默写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生》李商隐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纪昀《河中石兽》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以及令人惊讶的结局,从中悟出道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闲遐 xiá 商酌 zhuó 凝望 níng 仙露琼浆 qiòng

  B. 矜持 jīn 修葺 qì 迷茫 máng 海市蜃楼 shèng

  C. 累赘 zhuì 枯槐 huái 笼罩 lǒng 忧心忡忡 chōng

  D. 猥琐 suǒ 炽热 zhì 遗憾 hàn 语无纶次 lún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的很高 ,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 别的紫藤花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节选自宗璞 《紫藤萝瀑布》 )

  A. 文中加点的短语均为偏正短语,其中“的” “得” “地”为结构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B.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中的“着”为动态助词,表示香气正持续地弥漫在周围。

  C.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中的“但”为连词,用来表示转折关系。

  D. 末句中的“再”为副词,流露出作者对紫藤萝被拆的惋惜与不舍。

  三、综合性学习

  学习第四单元时,老师组织同学们举办“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书写孝心】

  用正楷或者行楷抄写《论语 学而》中的这句话。

  孝第也者,其为仁至本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孝亲敬老有关名言(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畅抒孝怀】

  以下是某同学的演讲稿《百善孝为先》的片段,请按要求修改,让语段文从字顺。

  ①“百善孝为先”,望文生义,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排在第一位。②这个先行的孝字, 折射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华。 ③木兰替父从军, 白居易孝亲敬老, 郑板桥责行孝道…… ④从这些历史典故中,让我们领悟到秉承孝行的可贵和可敬。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的孝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全然遗忘甚至淡化。⑥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 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书,字字句句显孝心。让我们用行动 践行孝义,让孝与和谐相伴,让孝与爱心同行。⑦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 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

  第①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修改为 “_________”

  第④句成分残缺,本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句词序不当,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段有有一句位置不妥 ,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 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2.这首诗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 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 负。亡何②,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③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 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 ‘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 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 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 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④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 wěi。②亡何:同“无何”,不久。③尤:抱怨 ④研:通“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