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美术的分类。(美术大致分:绘画和工艺美术)

  2、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绘画的一些特点。

二、新授

  1、 中国古代绘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2、 你了解中国古代哪位或哪几位画家?他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纠正边补充。

  4、 教师把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容再疏理一遍:

  曹不兴(东吴)是第一位有记载的有影响的画家。

  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魏晋和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唐初有阎立本,盛唐时期有“画圣”吴道子,在仕女题材画方面有周肪(专门表现贵族阶层生活)。

  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画风流派多样化,最具代表的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宋代山水继五代之后继续变得更为成熟,代表作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元代出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代后期有徐渭,多才艺,《黄甲图》便是代表作。

  清代初期“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皇室后裔,笔墨功夫很有艺术魅力。

  5、 学生讲述自己对书本范图的理解及艺术魅力。

  6、 学生自习〈〈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7、 师生共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第二段:观舞

第三段:宴毕休息

第四段:听笛子合奏

第五段:送客

  作品在用笔设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人物造型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绚丽雅致。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习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 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 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 “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1.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

3.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

4.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5.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

6.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7篇

7.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七篇

8.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10篇

9.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