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内容简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所写的一篇清新淡雅的散文。作者透过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的现象,把时间变成了可以与之追逐的东西,明白了为什么、怎样珍惜时间,从而点名了中心: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排除、忧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时间的宝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的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难点: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时间的宝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的好习惯。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惜时的词句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实际上,学生诸如拖拉作业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表层理解中。

三、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从而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了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五、说教学流程

  我采用两个课时完成,课堂结构是:情境导入——趣味识字——自主探究——反思升华——作业延伸

  1、情境导入:上课伊始,我出示四川芦山震后救援黄金时间72小时里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救助灾民的图片,既是为了激发学生关注当下新闻时事的兴趣,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时间在一些场合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每一条生命,救援人员必须和时间赛跑。这样就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拉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下文学生理解、感悟、珍惜时间奠定了基础。

  2、趣味识字:在第一课时中,我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学会多种识记生字词语的方法,体现了第二学段要锻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一目标。

  3、自主探究:我先是让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和时间赛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感悟作者难过、着急的心情,继而畅谈自己的感受,我再进行适时点拨,指导朗读,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接着,我把学习卡出示给学生,让学生默读第二部分:作者怎样和时间赛跑?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应该珍惜时间。

  4、反思升华:在本课末尾,我紧扣文本,适度拓展,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在林清玄的语境中认识林清玄,引出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像林清玄一样懂得珍惜时间、敢与时间赛跑的人才能成功的道理。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同学在与时间赛跑,从而深化了主题。

  5、作业延伸:立足文本,超越课堂。每一节课,我们都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积累语言、阅读文章的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并背诵,阅读林清玄的'其它文章。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一个奔跑的人和钟表的简笔画,再加以辅助箭头和关键词语的搭配,中心突出,清晰明了。

  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启发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2、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时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景观,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按。课文给我们以深深地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3、学情分析: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童年的生活,童年的特殊经历,童年的趣事等等,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能够激发他们的共鸣。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跟时间赛跑呢?怎样才算是珍惜时间呢?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还比较的模糊,这些都需要跟我们日常的生活事件相联系,否则就会成为孤零零的说教了。

  4、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⑴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⑷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习惯。

  5、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培养珍惜时的习惯。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书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地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2、材料补充法:文本只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载体,我们应该以文本为契机,由文本拓展适当的课外材料。本课教学中,我将林清玄的背景资料和课外资料引入补充教学,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加深多课文语言的感悟,体验珍惜时间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本文我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品读1-2自然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品读3-10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习惯。下面我重点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我共分4个板块来进行。第一板块——复习导入,引出话题,第二板块——联系上下文,感悟时间的意义,第三板块——走进林清玄,懂得珍惜时间,第四板块——创编名言,写下心灵的文字。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学习了课文的1、2小节。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2、作者是怎么和时间赛跑的?从作者身上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板块——联系上下文,感悟时间的意义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父亲是怎么安慰作者的?找出父亲的话。(通过朗读理解)

  老师导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爸爸的话,又有了哪些深入的理解呢?我们一起走进“看日落,看鸟飞”的部分。(这2个自然段正好可以解释第四自然段爸爸说的那段话,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⑴自由读6、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⑵(出示第6自然段的内容,)我们先走进第6自然段“看日落”,请大家默读一段,一边读,一边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默读的基础上,交流读后体会。这一段话只有两句,适宜在朗读中体会感受。比如:当学生说: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哀,我就引导:他悲哀啊,谁能读出这份悲哀来。在指导读好这句话以后,课件出示,让学生回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二句——你昨天过去了,它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⑶让我们继续走进看鸟飞,看作者为什么悲伤,为什么着急。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我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中,哪一句让你的心头为之一颤?

  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学生肯定能找出这一句: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这个句子也是帮助理解第四自然段,从而突破难点的一个关键句。我分三步来进行:

  首先指导学生默读这句话,并谈谈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然后,我会这样深入引导:我想知道老鸟去哪里了?相信学生能感悟到:老鸟也许老了,飞不动了,或者已经死了。我追问:小鸟就不会有事吗?小鸟也在慢慢变老,有一天也会死去。接着,我进一步引导:还有什么也会像老鸟和小鸟一样呢?(预计学生会说:我们,树林,所有有生命的东西等等)再接着,指导朗读:当你知道,有一天,我们也会像老鸟一样,你会有什么心情?估计学生会说:我会伤心,我会害怕,我会想哭等等。把你们的心情送进去读一读吧!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最后,回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3、4句——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⑷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理解文中父亲的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突出重点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两种策略:一是感情朗读,在指导朗读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的多种感情参与学习,在朗读中观察,联想,发现,创造,真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

  第三板块——走进林清玄,懂得珍惜时间

  1激情过渡:外婆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一点林清玄明白了;生命是很脆弱的,这一点林清玄也明白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他更明白了。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此时此刻,作者心理除了忧伤,除了着急,他还要干什么?

  ——引导读题:和时间赛跑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预设学生回答:因为他跑赢了太阳,他赢过了哥哥,他和西北风赛跑了,所以他很高兴,很快乐等等。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指导男女生分组朗读,读出我的那份高兴,读出我的那份快乐。

  3、作者就这样和时间赛跑,在后来的20年里,受益匪浅。指明名第9自然段。这一段有点难以理解,因此我找了一段介绍作者林清玄的资料,让学生对比读一读,想一想从资料的那句话里读懂了第9自然段中的那几句话。比如资料中的这句话“为了实现作家梦,他十几年如一日,就是几本好书。”正好可以帮助理解“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在充分的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我再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齐读等形式,回读第9自然段,在读中深化理解。

  4、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从“一直”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有了上面对林清玄的背景资料的了解,一定会说:一直就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等。

  于是,我根据学生的体会,完成板书。

  【理解课文第九自然段中的词句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将林清玄的背景资料引入补充教学,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珍惜时间的意义。】

  第四板块——创编名言,写下心灵的文字

  1、古今中外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寒的乡村野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发出许多的感叹?请看——

  课件出示朱熹、岳飞、贝多芬等人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引导诵读积累。

  2、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会怎么说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尽情创编自己的名言吧。(学生动笔写一写之后,进行交流)

  【本环节,我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是的教学中的师生双方十分活跃,促使学生的潜能,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3、总结:在匆匆流逝的40分钟里,我们读懂了课文,读好了课文,读写了自己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在诵读林清玄的这句名言中结束本课吧!

四、说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和时间赛跑比赛和西北风成功

  (珍惜时间)赶快做作业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本课中所反映的主体细想,在教学过程中把课题演变成板书,体现了文章题目与中心思想的紧密联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