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姓氏歌》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习。(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3.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习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资料百家姓资料、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各环节目标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二、诵读汇报

  三、交流姓氏故事

  四、游戏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dang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4、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三、布置作业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