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爱》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背景:
(一)教学内容背景: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一课。教材呈现的是儿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长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经历。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应该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认,现在的独生子女对家人的疼爱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多数学生习惯了家人的疼爱,觉得这是应该的,不知道珍惜和感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并懂得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设计背景:
这是个充满亲情的话题。按照教材所呈现的思路先感受后体验,最后明理,这也是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的。我就按先感受后体验再明理把本课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于是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亲情故事——亲情再现——制作亲情卡。我想让亲情“从生活中来”,然后“到生活中去”,力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丰富教材,也想通过学生真实的亲情故事引起心灵的'碰撞,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之成为一堂亲情涌动的思品课。
二、片段回放:
片段一:
师:刚才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和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里讲得最感人的同学到台上来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到河边钓鱼,一不小心差点掉进河里,幸亏爸爸注意着我,赶紧把我一拉,要是爸爸不是那么关心我,没有时刻注意我,我肯定掉进河里,会淹死的。
师:还记得当时爸爸的表情吗?他的动作能模仿一下吗?
生:表情很着急,就像这样一拉,说着做了一个向上拉的动作。(看了这个动作,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
师:大家觉得她的故事感人吗?那我们送她一颗亲情卡吧。
生2:有一次我病了,晚上发高烧,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一个人在家,爷爷怕我出什么事,不好向爸爸妈妈交待,送我到医院。爸爸妈妈知道了很着急,马上送赶到医院,陪我打针。
生3:那次,我关门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指头压了,疼得要命,妈妈知道了怕我发炎,赶紧送我到的医院。(下面同学有几人在笑,并议论着开快车会出。)
师:大家要边听边想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师:还有同学能够讲出更感人的故事吗?(课堂显得格外安静。)
片段二:
师:我知道现在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家人说,请大家拿出你们的亲情卡,把你们现在的心情表达出来,送给你的家人!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写,可以画,还可以贴,看谁的亲情卡做的最好!(合着音乐,学生开始制作亲情卡。)
师:现在请把你们制作好的亲情卡拿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1:我要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辛苦了!
生2: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少赚点钱没关系的,别把身体累坏了!
生3:我画了一幅帮妈妈捶背的画,希望爸爸妈妈看了以后可以笑一笑。(学生们看到画后,又一次的哄堂大笑。)
师:你真有孝心,相信你的爸爸妈妈看了后,一定很高兴的!
生4:我画了个机器人,希望它能帮妈妈做家务!
生5:我贴了一幅金鱼图,希望爸爸妈妈看了以后能快乐。
师: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你们做的亲情卡一定会很高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只要能够多理解父母及家人,少给他们添麻烦,他们会很欣慰的!
三、课后反思:
这是这学期的第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我本想,这节课一定会引起我和学生的情感碰撞,也一定会让生生之间引起情感的碰撞。可是课堂上的情景历历在目,我感到有些失落感。因为刚才课堂上的一幕幕淡薄的亲情实在让我不安,究竟怎么回事?这本该是一堂激情四溢的情感课,课前我花了很多心血来精心设计过程,还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和老师们研讨再三的过渡语,在学生面前怎么也不能引起共鸣。我很想唤起他们内心的回忆,甚至他们的泪水,可是就连情感的碰撞一次都没有,怎么回事?是不是现在的学生情感不丰富?又或者是现在的学生太世故?也许是整个社会的感情都太淡薄?这些思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观察着他们,为什么谈起SHE他们会眼睛瞪大,还会不约而同的唱出声来,那情感碰撞的可真是快!为什么谈到家人、谈到父母却没有碰撞呢?是父母及家人的爱不够多?可是大家都是在父母、家人的爱中长大的呀!我开始反思自己了,从课堂的设计,到课堂的过渡语,还有我和学生的交流,到底问题在哪里呢?忽然我的思想一震,对,就是问题的设计,我让学生把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记忆最深刻,最能感动人的事情讲出来,可是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感人的事情有多少呢?每个人成长的经历中都会有吗?不,不会。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应该是体现在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比如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或者动作,还有书上提到的一张充满爱心的照片,一次生日晚餐,名字的来历……,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交织成了一张张细密的亲情网。而我非要他们找印象最深、最感人的事,学生想到的最感人的肯定是大事,比如死里逃生、住院家人轮流守着、看着……,我意识到了,其实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给学生画了一道圈,让他们在圈里找,可怎么也找不到!像这样的感人的事情,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吗?学生熟悉吗?学习新课标以后,我们都会说课堂要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我们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寻找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怪这节课没有感情的碰撞,因为多数孩子没有这样的感人体验,没有这样的感人经验,当然也就没有感人的情感碰撞了!
现在我的头脑清醒了,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到底怎样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真实体验吗?精心设计的提问,就因为一个字,无形给学生的思维画了一个圈。如果是现在,我会和学生一起想,每天从早到晚和家人在一起都干了些什么?家人对大家都说了些什么?让学生从平淡的小事中体会家人的爱,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会让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碰撞!
【《家人的爱》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