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2)

时间:2021-08-31

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 篇4

  长这么大,我只吃过一小口的杨桃,除了极其普通的酸甜滋味以外,我已经不记得杨桃还有什么别样的味道。但是,正是这一小口杨桃,给我留下了抹不掉的记忆,时常让我回味。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教我们学习《画杨桃》这一课,由于天气的闷热,大家都无精打采,即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勾不起我们对课文的兴趣,最终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解了一番就草草地收场了。

  第四节是美术课,上课了,只见美术老师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装着几个椭圆形的东西,满面笑容地走进教室,将托盘放在讲台上。大家的目光被盘中那几个椭圆形的东西吸引住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美术老师严肃地说:“这是语文老师给你们买的杨桃,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将杨桃画下来,谁画得好就有机会亲口品尝杨桃的滋味。”听说这玩意能吃,大家顿时抖擞起精神,认真地听着美术老师讲要求。老师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把杨桃的样子画下来。说罢,大家都拿起画笔认真地画起来,就连平日美术课时吊儿郎当的同学都为了一口杨桃努力地画着。我也不例外,在画杨桃的同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杨桃果肉的样子,嚼上一口的滋味。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大家都画出了心满意足的杨桃,等待品尝一口杨桃。结果,事与愿违,下课之后,美术老师对吃杨桃的事情只字未提,端着杨桃扬长而去。大家只得目送着杨桃随老师而去,嘴里叽里咕噜着,埋怨美术老师不讲信用。

  下午语文课时,语文老师又端着那个托盘走进了教室,她挥了挥刀子说:“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品尝杨桃。”大家早已对盘中之物垂涎三尺,听说要品尝杨桃,便大声欢呼起来。只见老师拿着刀子细细地切了一片下来,分给了第一个同学。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大家睁大眼睛,看着那个同学一点一点地嚼下去,还不时地舔着舔自己的嘴巴,好像在为别人回味。老师又开始掉大家胃口了,故意边切边舔嘴,还不停地嘀咕着:“接下来给谁呢?”大家都想成为第二个幸运儿,就连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朋友们都互不相让。最终大家都分到了一小片杨桃。大家拿着这一小片杨桃,仔细地端详着,用舌头舔着,张开嘴一点一点地嚼着,享受着杨桃独特的滋味。当一小片杨桃下肚之后,都还意犹未尽,目光又聚集到托盘里剩下的一片杨桃。老师拿起这片杨桃说:“这最后一片杨桃送给谁吃呢?”话音刚落,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还没有吃呢,应该老师吃!”老师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吃了那一片杨桃。就这样,老师带领着我们再次走进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在字里行间,我们又品尝到了杨桃的另一番滋味。

  虽然杨桃能轻易买到,但是无法与那一片杨桃媲美。因为它时常勾起我对那一堂课的回忆。

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 篇5

  设计意图:自接四(4)班后,几次作文课下来,我感觉我们班的孩子在写作上存在着诸多问题:1、语句不通,标点不点,影响阅读;2、叙事不完整……现象,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对“心灵感应”的兴趣。

  2、能基本上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3、能较具体地写出游戏的过程

  重点:2

  难点:3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心灵感应吗?

  生A:你想的事,对方也能感受到

  B:

  师:是的,简单的说,你想的事,对方也能感受到,这就是心灵感应。

  有这样一则报道:

  1、(请生看资料)

  师:看完这则资料,你们说,世界上究竟有心灵感应吗?

  2、板书课题:心灵感应

  请生说说此刻心情:(师随机板书)

  生:不相信

  生:巧合

  生:相信

  二、授新:

  3、引出游戏

  师:从同学们的表达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心灵感应的好奇。我也很好奇。为此我上网去查了查。据网上资料显示,“心灵感应不仅发生在双胞胎之间、母子、恋人之间,甚至那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也会产生心灵感应。今天我们来测试一下。请问班里有没有这样的人?

  生E:

  生F:

  师选中生G,测试不同年龄但同月同日生的人之间是否也有心灵感应。

  4、师生表演扑克牌游戏

  师:宣布规则

  师取约20张扑克牌,由生G任选其中一张,经大家确认后,再放回师手中,由师辨认。辨认无误——确定有心灵感应;相反,则无心灵感应

  出示要求:

  1、请生认真仔细观察做游戏时,老师、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变化等;

  2、注意自己的心情及全班同学的情绪变化等

  3、以“游戏开始了,……”作开头,能用适当的语言,把游戏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

  游戏前:

  师:请生讲自己此刻心情

  生A:

  生B:

  游戏1:

  游戏中:

  游戏后:

  请生说自己的感受。(随机板书)

  生C:神奇

  生D:有趣

  生E:难道真有心灵感应吗?(好奇、怀疑、)

  师:我看到大家还有许多话说,同学们,每一份体验都是独特的。请你拿出笔,把你在游戏过程中的这份独特的体验写下来,好吗?(重复要求)同学们可以以上面的提示作题目,如果这些词还不足以反应你此时的心情的,可自拟题目写。

  三、生写作文、师:巡视

  四、讲评修改讲评

  讲评:2--3本(讲评好的同学,让生评。说写的好的地方。不足处大家来改)

  学着刚才学生好的地方再改作文

  展示修改后的成果

  五、揭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大家都对心灵感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灵感应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要想彻底了解它,还需要我们好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道,有一天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而今天,吴老师只是带着大家做了一个游戏而已。(揭秘)所以,我们今天的心灵感应应加上“”。

  板书:心灵感应

  相信:神奇、有趣

  难以置信: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巧合:半信半疑、让人迷茫

  不相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 篇6

  很小就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接触这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却是几年后的今天。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讲了一个叫愚公的人,想把门前的两座给乡亲们带来麻烦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对,但是经过了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派山神帮助寓公把这两座挡路的山移走了。

  乍一看,愚公确实很愚,而且还愚得不可理喻:以自己的残念,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不说,还要累及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们深深理解就不难发现,愚公的“愚”实际上包含着一般人稀缺但又非常需要的两种精神:一是敢想,二是敢做。

  说他敢想,是因为愚公已是“年且九十”,这个年龄,该是清享晚年的时候,可愚公却因“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竟有了与家人“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雄心壮志。这种想法,让人震撼,这可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啊!这可是在没有科学技术的古代,这可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哪!即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有谁敢有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呢?无怪乎他的妻子会提出疑问,智叟会出来阻止他这“不合实际”的想法。想到这里,我除了震惊,还有疑惑: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充满了力量呢,让他能够立此决心呢?是因为不甘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屈服于命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让子孙们免“出入之迂”?抑或是他早已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许都有。

  愚公没有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不光敢想,更敢做。移山计划一经形成,他马上“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办事之果断,行动之迅速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虽然“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但他却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想敢做的人终会创造奇迹,最终,“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的愿望实现了,我在心里不禁为他喝彩。

  古往今来,类似愚公的事还有很多。诺贝尔,他为了研制炸药炸死了他的兄弟和父亲居里夫人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在疲惫的状态下进行试验,被镭射夺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爱迪生、莱特兄弟等。这些人都有愚公一样的精神。

  就当今社会来说,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曾遇到过很多困难,金融大风波、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有周围国家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如果这些困难不一一克服,祖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对付这一群群“拦路虎”,最后到达的便是成功;反之,如果我们踌躇不前,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个个龇牙咧嘴的“拦路虎”望而生畏,那么我们将会一事无成。

  愚公精神就是要敢想敢做,要付之于行动,要敢于拼搏,要有排除万难的决心;让我们把愚公精神发扬光大!

【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合集6篇】相关文章:

1.小学的小学作文1200字合集九篇

2.小学的小学作文700字合集10篇

3.小学的小学作文1200字合集5篇

4.小学的小学作文1200字合集7篇

5.小学的小学作文600字合集5篇

6.小学的小学作文900字合集9篇

7.小学的小学作文500字合集8篇

8.小学的小学作文500字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