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900字(2)

时间:2021-08-31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3

  万家灯火团圆夜,火树银花不夜天。时光还懒洋洋的沉浸在新年的梦境里,微笑着飘飘欲仙,元宵节姑娘便耐不住寂寞,落红满地姗姗到来。疲惫不堪的世界容光焕发,弥漫着春的勃勃生机,节日的喜庆溢于言表,他乐此不疲地蹦跳着、呼喊着,涌起新时代的热潮。吃汤圆,猜谜语,玩花灯,时隔一载,元宵节又在这万紫千红的神州舞台向人们展示它的古韵新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皎洁清丽的明月陪我度过了元宵节的一晚。

  或许只有在如此寂静的节日里,才能真正体会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凄凉。等了一天,礼炮的轰鸣声还是那么稀稀散散,金融危机也不至于让人们连买鞭炮的钱都这样眷恋。拿汤圆为我的肚子设完祭坛,便无奈的径自走到窗前。习习的晚风东奔西跑,为家家户户送上节日的问候,树木整齐划一地向微风点头致敬,都认同他的勤劳质朴可圈可点。无意中抬头凝视天空,那轮明月吸引了我的注意。墨黑色的天幕涌起乌云阴森森的浪花,月亮舞动着奶白色的柔裙,羞涩的掩住沉鱼落雁的容貌,踮起脚尖,俯身藏入厚厚的云层中。她在外界的百般阻挠中努力地将一点点暗淡的光射破云片,洒向人间,虽说没有太阳的光线那样璀璨耀眼,但这微乎其微的光线纵然只有零星半点,在这阴沉沉的黑夜不也显得那样神圣、庄严吗?

  星移斗转,月亮顽强的走出了阴云,回到了空荡荡的天。不知是哪位妙手丹青的画家将这个玉琢冰雕的圆盘异曲同工地层层渲染,洁白油亮的光一圈又一圈在这特质的黑色宣纸上铺展,每一圈都在充实着自己的光亮,每一圈都在辉映着光的发源。谁都想将这些淡淡的光圈扯成千丝万缕的细线,再编织着美好的梦田。灯火通明,月亮像一个固执己见的热血青年,不去向往人间的荣华富贵,偏要在这片万籁俱寂的荒原孤身一人干出事业,让人们刮目相看。此时的月亮肯定不及中秋佳节时的圆满,琐碎的那一小半肯定也在异国他乡望着自己的家园,期待着凯旋归还。

  乌黑的云层越飘越远,给月亮献出一片茫茫的天,她摇曳着晚归的清风,与家人团圆。索性又伏案提笔,宏图大展,射出轻柔的光线:为熟睡的生灵关上窗,引入清清爽爽的梦;将射向意外停电地区的光亮加强,拨开突如其来的晚雾,嘘寒问暖;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忘记人们也在天涯海角注视着自己,于是蹑手蹑脚地向上攀爬,悬在天的制高点,她不想惊扰人们,便将身上所剩无几的光亮放淡,直到与浓重的夜幕凝成一片,像打翻了黑色的染料盘,分不清哪里是月,哪里是天,是什么在与张灯结彩的人间连成一线……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只要心存美好的梦幻,纵然望见的是月影飘散,也会期待着她潇潇洒洒的归还。这就是元宵节晚飘逸灵秀的明月、清寒。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4

  今年的寒假和元宵节连在一起过,我想:应该是让学生多与家人团聚一下吧。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我们全家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让我格外难忘。

  元宵节这天早晨,我还像往常一样按时起床、洗脸,刷牙、晨跑。吃早餐时,我特别提醒了今天这个好日子,满怀希望地看着爸妈,等待他们回答。可看到的是急匆匆吃饭,然后拿上提包,在门口撇下一句:“今晚我们要加班,不能回来过元宵节了”。我呆呆地吃饭。节日的喜庆丝毫没有在我家出现。

  我郁闷的回到老家,到了下午四点,我拎着从老家带来的东西坐车回来。因为我家楼层高,东西有很沉,所以我打算把它先寄存在一楼一位邻居家里。因为我向那家的哥哥借过书,所以便结识了。

  到了哥哥家门口,我把东西放在地上,轻轻敲门。这时哥哥把门打开,一见是我,赶忙让我进屋,还帮我提东西。我进了屋,便对哥哥说了自己的请求,哥哥听后说:“没问题,谁让咱们是邻居呢?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并说:“晚上我来取,谢谢哥哥”。说完便出了门,哥哥把我叫住,说:“小妹,元宵节快乐。”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不想让哥哥担心,随便回应了一句,便快步走出她家门。一路上,我在想;“为什么别家在元宵节都能团聚,我们一家却不能?想着想着,便不禁落下泪来。

  等我的事情办完后回来,已经七点多了。我走到哥哥家门前,心想:这个时候,人家都在吃饭呢,还是不打扰的好。我等了有十几分钟敲开了门,开门的是哥哥的母亲,便赶紧叫了声:“阿姨好”,阿姨慈善地拉着我的手让我进来,这时屋里充满了熟汤圆的香气,让我有些沉醉,我道明了来由,还未说完呢,哥哥便提来东西交给我,我连忙接下,道谢。细心地哥哥看到我的眼圈红红的,便关心的问:“小妹,是不是没人陪你过节呀?”这么一说,便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感觉到,自己心口闷闷地,哽咽地说:“才不是呢,我爸妈……在家或许已经煮好汤圆等我回去吃呢。祝哥哥全家元宵节快乐”说完,便跑出了房门,因为我怕再呆下去,会哭出来。

  回家,里面黑漆漆的,我也不想开灯,便摸索着走到沙发前坐下,面对冰冷的屋子,我再也掩饰不住失声哭了起来。过了十几分钟,我隐约听见有敲门声,便赶紧拭干了泪去开门。令我惊讶的是,竟是哥哥她们一家!

  阿姨一看见我哭红的双眼,便心疼的说:“你这孩子,真是倔强!家里明明没有人,还说有人。走,去我家吃汤圆,我们帮你过元宵节。”听了阿姨的话,我的心中暖暖的,“小妹,不要哭,今天是个好日子,应该高兴!走,吃汤圆去!”我强不过,最后只得跟他们去吃汤圆。那晚的汤圆格外香甜,我想是因为阿姨一家把对我的关心全包在了汤圆了吧。

  这个元宵节,令我终生难忘!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5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山山麓,地属襄樊管辖,是个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的小县城。原名思安,因境内有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

  小学时有篇课文叫《西门豹》,讲的是西门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课文里西门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时年纪小,以为这漳河便是这打从家乡门前流过的小河,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才晓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阳,比南漳县城都有名。

  南漳这小县也终于没负了“思安”这名讳,绝不树大招风,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没人知晓襄樊有个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这毕竟丝毫不影响这小县城的与乐。淳朴的家乡人,就如此安定地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们三两聚在树下闲聊,大人们起着自行车在不太宽敞的马路上来回穿梭,孩子们专心地坐在讲堂听老师讲解。街道或许并不繁华,没有繁弦急管,也没有火树银花与灯红酒绿,却安详而端庄。岁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叶上慢慢流淌。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地家乡,正月十五上午地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地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地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地人摩肩接踵。调皮地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地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地苦笑、抱歉地赔罪及众人宽容地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地锣鼓声,欢乐地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地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地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地地面都被喜庆地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地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地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与炒好地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地那“味美香甜甜”地“三全凌汤圆”。

  南漳不是个富裕的小城,没有太多的财力来举办灯会。可这并不影响家乡人赏灯的情趣。小巷里,小贩摆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牢牢拽着妈妈衣角的孩子睁大眼睛望着花花绿绿的闪光物,央求着。大人无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钱交给满脸笑容的小贩。孩子得了心爱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自己那如梦般干净淳朴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旧灯笼,在家里各个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谣:

  “照啥子啊?照虫蝇儿蚂蚁。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6

  傍晚开始,大街上已是炮声隆隆,烟花飞舞。

  走出家门,赏灯观花。

  圆圆的月儿镶嵌在东方的上空,成了寂寞的配角。人们顾不上赏月。即使抬头,眼睛追逐的也是许愿灯。因为烟花治理,今年大街上烟花没往年多。偶尔可看到升入高空的烟花,瞬间爆炸、绽开,伞状下落,五颜六色闪烁,继而化作一缕缕白烟消失在夜空中。人们喜欢烟花瞬间绽出的绚烂,想尽力抓住这易逝的美好。

  许愿灯也叫云灯。今年空中被云灯占领,似天上的街灯闪烁。红色的火焰燃烧着,帽子形状的红渐渐升入高空,带着人们对爱情的祝愿,对新的一年的期望,顺风直奔西北,飘远。看着空中飞行的云灯,我忍不住也买两个,带给在家看电视的儿子。儿子说外面空气污染,不愿出去看灯。如此热闹的夜晚,我是不想闷在家里 ,儿子却做到了。

  老公打开云灯,儿子拿出水笔写上自己的愿望,拿到院子里点着,火焰渐渐大了。老公试了试,它上升又落下。反复两三次。儿子说,看来气体还不足以带着云灯高飞。放云灯也有技巧,点然后不能马上放飞,也飞不高。要把许愿灯放在地上,任其燃烧一会儿,让热气体充满整个许愿灯的整个空间,再松手放飞。由热气体顶着云灯起飞。这样,才能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着自家的许愿灯加入其他许愿灯的行列,一种喜悦油然而生,随着云灯腾空而起,飞向远方。

  空中的一盏云灯承载着人们一个美好愿望,期盼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

  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节。烟花爆竹是从集市上买的。不及现在的精美且花样繁多。一家放烟花,村里人都来看,图的是热闹。灯笼是自家用高粱杆最上面的细楟子、红纸、铁丝、浆糊等做成的。小孩子挑着灯笼慢吞吞地走在路上,大人们开玩笑地说:“你看,你看,灯笼下有条虫!”小孩子歪着头看灯笼下面。这灯笼也歪了,底座的蜡烛燃烧的火苗燃到一边的红纸或透明塑料纸,把灯笼烧一个洞。周围的人会高兴地说:“你的灯笼开门了!”

  老家也有这样的风俗:姑娘结婚头三年不准看婆家的灯,娘家人要在正月十五前把闺女请回娘家,过了十五这一天再接回婆家。小孩子出生第一年挑的灯笼也是姥爷送的,第一年挑的灯笼一定要烧开一个洞,说是开门了,有个好兆头。

  记得十五晚上,我跟着哥哥等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走到村外的田野,在空旷的麦地里撂火把。一个个火把是用篦子包裹着麦秸、豆秸、扫着头等,火柴点燃了,往上空扔,火焰在空中划一道弧,落在地上。大家一哄而上,谁抢到火把,捡起来继续扔。直到火把燃成灰烬为止。一个个火把扔来扔去,一个个火苗在眼前窜来窜去,一条条火红的弧线在空中划过,一声声欢笑在田野里回荡。这儿时的欢笑至今还印记在人们的回忆里。

  20xx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烟花飞溅,在许愿灯升起的时候渐行渐远。带着人们新年的打算,带着对亲友的祝福,对梦想的追逐走去……

【【精华】元宵节的作文900字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精华】元宵节的作文100字锦集六篇

2.【精华】元宵节的作文600字集锦六篇

3.【精华】元宵节的作文400字集锦六篇

4.【精华】元宵节的作文300字集锦六篇

5.【精品】元宵节的作文500字锦集六篇

6.【热门】元宵节的作文300字锦集六篇

7.元宵节的作文700字锦集六篇

8.【推荐】元宵节的作文700字锦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