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900字(3)

时间:2021-08-31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6

  每到清明节,按照家乡的风俗,家里人都要回老家祭祖坟,无论你在天涯海角。

  家人聚在一起,大人们说说笑笑,我则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别提有多热闹了,而奶奶,就笑着看着我们。

  祭完祖坟回来,每个人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我也不例外。这时,奶奶就会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乡风俗美食——毛香粑。

  毛香粑是我期待已久的食物,还没等奶奶放下盆子,我总是第一个跑上去,用手抓一个。但毛香粑是刚刚出炉的,很烫!我也总是被烫得哇哇大叫,结果一口也没吃到。这时,奶奶总会拿出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笑眯眯地为我夹好多毛香粑。我也总是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要知道,这可是我久违的美食呀!我吃过清蒸螃蟹,吃过红酒烧肉,吃过可乐鸡翅,可它们在毛香粑面前一比都黯然失色了。在我吃粑时,奶奶总是笑着看着我,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一朵花了。

  “奶奶,您怎么不吃呀?”年幼的我问。“唉,年纪大了,牙齿掉了,吃不动了。再说吃东西又难消化,还是不吃的好。”“奶奶,这很香的',您就吃一个吧,没事的。”我边说边往奶奶碗里夹了一个大大的毛香粑。此刻,奶奶显得非常高兴,丝毫不顾自己的牙齿全掉光了。对于我夹的毛香粑,奶奶总会吃完的,不管有多大。

  清明节,刚下过雨,奶奶就会带我上山去采毛香。

  山上的小路很泥泞,奶奶牵着我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脚上的布鞋早已沾满了泥,奶奶却满不在乎。

  到了个小山坡上,毛香遍地都是,奶奶便拿出来个小竹篮,在竹篮底下铺张纸,就开始采毛香了。毛香刚从地底下爆出来,很嫩,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嫩绿的叶片上点缀了几颗小小的雨珠,更加显得青翠欲滴,让人看了就了食欲。有时,奶奶嫌弯腰太麻烦,索性跪在地上采毛香。破旧的裤子上总是沾满泥,奶奶却视而不见。为了给心爱的小孙女做毛香粑,奶奶啥都不顾了。

  有时,在一旁玩耍的我也会帮忙采毛香,奶奶看着我,满脸慈爱,直夸我:“真懂事!”

  毛香采回来了,磨成泥,把粉和在一起,就要开始做毛香粑了。

  奶奶首先示范给我看:先取一团毛香粉团搓成球状,拍扁,然后把皮儿捏得薄薄的,再舀一勺馅,放进去,最后搓圆,毛香粑就做成了。

  奶奶做的毛香粑,又大又圆,让我看得手痒痒。可我做的毛香粑,奇形怪状:一会儿是棵大树,一会儿又成了个茶杯。奶奶看着我的“杰作”,却不住地夸赞:“呀,咱瑞瑞做的毛香粑可真漂亮!”听着奶奶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似的。

  今年清明,我首先去奶奶的坟头拜了三拜,然后和妈妈上山去采毛香。毛香和往年一样,青翠欲滴,但我却没有往常那样说说笑笑。做毛香粑时,我把毛香粑搓得和奶奶做的一样,又大又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香喷喷的毛香粑出炉了,我并没有狼吞虎咽,而是细细地品尝,眼泪落到嘴里,又苦又咸。

  同样的清明节,同样的毛香粑,我的心里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因为少了那个陪我说、陪我笑,看着我吃毛香粑的奶奶!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清明诗句,据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又叫食寒节在唐朝的时候很是重视,对于介子推典故,更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涵。“它告诉后人,为人做官应如介子推一样清正廉明,每到清明节,人们也应在缅怀故人的同时多反省自己。”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8

  时间匆匆流过,一年一度的清明还是来了。大概没人会喜欢这个节日吧。因为它总是让人想起已逝世的亲人或朋友,令人伤心地往事又在脑海中上演着,而我更是讨厌,甚至惊恐于这个节日。

  在我妈妈怀我的时候我外公发生意外去世了。从我记事开始我常听我舅公说:“你这个克星,都是你把外公克死的,要不是你,我姐夫他定还活得好好地”。那时的我还不懂事,由于太年幼我甚至不知道“死亡”的概念。以为人死了再活过来不就好了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伤心呢?还哭鼻子。后来我知道我那时的想法有多么的天真或许说是笑话。已死去的人就永远不可能再复活,哪怕是抬一下眼皮都够奢侈!可是外婆并没有像舅公那么认为,然后不理睬我,讨厌我而是依然很疼我,自从哥哥和姐姐们出国后外婆更是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我。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但这并没有让我好过,而是让我更难过。甚至有了一丝罪恶感,一个问句不由得涌上:外婆真的不讨厌我么?

  回忆中我的童年似乎并没有“外公”这两个字眼的存在。我从不知道我外公的事。我觉得这是个迷。可是,这谜底却是我不能知道的,因为这太奢侈了。外婆不提外公,也许是因为她怕自己会难过,也许是怕我会多想,或许两者都有。舅公常提外公也许是他要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也许是他要让我明白他有多么讨厌我。可能如外婆和邻居们说得一样——舅公神志不清说胡话呢!但不管怎么说清明“外公”这个字眼对我对外婆都是最大的忌讳,不可提。

  清明,他们再三嘱咐叫我别去外婆家,我知道他们有他们的原因,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去了,来到外婆家门前,大门紧闭,外婆去哪了呢?我脑子突然蹦出一个揪心的想法——清明了,外婆去看外公了吧!我失落的回到家,心中莫名的伤感。在房间我对着天花板和墙壁发呆。

  天不知不觉黑下来。漆黑的天空好似被墨水染了色,星星们被捆绑了起来,因此,看不见他们俏皮的身影,少了会眨眼的星星们夜空显得格外凄冷。我有种想哭的冲动,但泪水在我的眼眶徘徊。我仰起头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哭,可眼泪不争气又流出来了。我不再束缚自己,坐在阳台上,我蜷起脚把头抵在膝盖上让眼泪尽情得流,当我抬头看向夜空我仿佛看见一张和蔼的老人面孔,是外公么?他在笑么?我不敢确定,但我依旧自问着。其实外公是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们吧!只是我们看不到他而已。外公最想念和放不下的是外婆吧!那么为了外公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外婆!

  外公,您能听得见么?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好好待外婆!好好孝敬她!外公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您就为我们祝福吧!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合集八篇】相关文章:

1.清明节的作文800字合集八篇

2.清明节的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3.清明节的作文800字合集八篇

4.清明节的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5.清明节的作文200字合集八篇

6.清明节的作文800字合集八篇

7.清明节的作文900字合集八篇

8.清明节的作文200字合集八篇

9.清明节的作文300字合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