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半命题优秀作文800字

时间:2021-08-31

  篇一:成长路上洒满阳光

成长路上半命题优秀作文800字

  如果说小草因春天的芬芳而苍翠,泉水因细雨的滋润而清澈,鸟儿因天空的广阔而自由,那么我就是因爷爷的爱而温暖。

  亲情是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香。小时候的我一旦出了家门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怎么喊也喊不住。我喜欢跑在爷爷前面梦想我是一只猎豹,冲破一切障碍。从门口的青石台阶开始,我跑,爷爷追,我跑得快,他追得快,他越是追得快,我就跑得更快。总能半路听到爷爷在后面喊道:“熊孩子,再跑就要被人贩子捉走了啊!”我回头冲爷爷笑,顺着旧路回去。

  夕阳西下,我和爷爷坐在青石台阶上,阳光洒落,将他苍白的头发染成鲜红,风吹起银丝,我静静地王者爷爷脸上的汗珠被霞光照耀着,他不停地喘息,如一头老牛。一丝银发突然掉落,在风中摇晃着,将残阳割成两半。爷爷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我感受来自他掌上的温暖,亲情在心尖滑过。

  拿出陈酿,浇一口在心头,火辣辣的是热血与爱;品一杯香茗,呷一滴在舌尖,清香香的是关怀与深情。

  爷爷就像一杯清茶,滋润我的心田。

  时光像一匹野马,无拘无束,尽情在生活的田野上飞驰。我成大孩子了,进入那青春的韶华,爷爷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我喜欢放假回老家,搬两把藤椅放在家门口的那棵垂柳下,沏一壶爷爷珍藏的好茶,来听爷爷讲述各种故事。我最爱听爷爷版的《老人与海》,因为他总是能将原著变得更刺激更惊险。

  我最爱爷爷那铿锵有力的雄浑嗓音。他朗读海明威的名言: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那般荡气回肠,那般气势,在骄阳下,惊得风起,震得阳光仿佛都在颤抖。猛然,我又发现了一滴豆大的汗珠从他那花白的头发上滴落,在爷爷脸上的沟壑中前行。或许爷爷真得不如当年了,在隐隐约约的光斑下,爷爷享受着最后的人生。

  岁月不饶人,终究是把爷爷打垮了。他没能熬过那个郯城最冷雪最大的一年,这年我上初二。

  当我还在家里拼作业的时候,手机那边传来噩耗。

  那边的话让我失声痛哭:“爷爷,爷爷……”

  啊,时光老牛,我愿意用一万棵青草,一万杯甘泉,换与爷爷在静好的黄昏下,再待一会儿,让他陪我奔跑,听他讲故事,一起被阳光染成幸福。

  一路上走着,爷爷时刻像一束只照耀我的阳光,洒在我的心上。

  篇二:成长路上的莲

  夏季一到,莲花的清香便伴随着升学的钟声散发出来。莲的每一次绽放,都意味着,我们又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了几步,我们的心智也就随之成熟了不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随着深刻独到了些许。

  初次来到卓同时,一眼便记住了学校内的凤凰湖,因为我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学校能在校内建一个湖,一个美丽的莲花湖。正好,我来的时候正值盛夏,湖里种着的莲白的粉的都竞相怒放着,与碧绿的荷叶相衬。于当时小学刚毕业的我而言,脑子里只映着两个字——好美!是纯粹的美,是“出淤泥而不染”般的纯洁。于是,我在卓同的成长,就由莲开始了。

  正式开学以后,学校生活节奏显然比小学快太多,也就没有时间去欣赏莲了。

  终于,轮到我们班值周,可以有那么一小会儿休息时间。我便跑到离负责区域不远的湖边去看莲。虽然那么久没有关注她们了,但还是一样的不染世俗的美着,只是现在的我多了一些感悟,粉白的花瓣如我当时的心情一般悠闲。只不过,她是隔绝于人世外,恬静优雅的闲适;而我只是在忙碌的学习成长中歇口气罢了。看到这莲,心忽得平静了,便悟到了学校种莲的一丝用意。

  到了初三过后,就更别说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争取进入高中大门的“门票”,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只有在放小假的那一天早上能放慢脚步,去莲花湖边歇息一下。

  已是夏末了,莲也快谢了,于是抓住周末休息的那一上午,去看了莲。仍旧是那么美,那么恬静,那么悠闲,但物依然,人已变,我已经在学校的熏陶下多了一些内涵。便忽地想起李白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于是便像真的处于诗中了,慢慢地,就醉了。把日子过得繁花萦绕,过得绿草葱茏。幸好,这个夏天是在莲的诗意中过去的。伴着莲,我又成长了一点。

  从之前到现在,莲陪伴我度过了成长的漫长岁月。从开始欣赏它的外表到后来明白它的内涵,这是不是学校隐约地告诉我们一件事:在布满忙碌的乌云的生活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处光明洁净的时光,能让人小憩一会儿,享受一些恬静的时光。

  现在在外面看到莲,总能想起学校,想起学校;里的莲。莲本身并无不同,可总感觉到学校里的莲更加美好。也许是在朗朗读书声中培育出一层朦胧的诗意吧。

  恬静的生活,是素手把芙蓉,与成长路上的小时光相拥,优雅地生活。大抵这就是学校默默教诲却又从未提及的深意吧。

  一莲,一夏,一年。我的成长路,沐着花香。

  篇三:成长路上家风浓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是干涸沙漠中的一丝清泉;是寒冬腊月里的一缕暖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生命中有家风的陪伴,就注定不再孤单。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坐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并开始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是清楚,妈妈总是贴近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有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爸爸对路线不熟。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能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可以继续盖。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