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作文800字

时间:2021-08-31

【精选】除夕的作文800字汇编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夕的作文800字8篇,欢迎大家分享。

除夕的作文800字 篇1

  去年除夕的下午,迎着暖和的阳光,我们一家三口驾车穿过几十里的柏油马路,来到了可爱的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还是那熟悉的房屋,熟悉的小道,熟悉的水井,熟悉的稻田……刚下车,便遇见了我的好朋友何胖。何胖已经许久没有见着我了,今天见到我,自然是高兴得又蹦又跳。他手里拿着一盒鞭炮,问我:“去打鞭炮么?”要是以前,我二话不说,肯定撒腿就去,但现在我觉得这是小孩子玩的事,像我们这些大孩子谁还会喜欢玩鞭炮呢?于是,我说:“不了不了,先叫其他人吧。”

  乡下就是开放,大多数时候各家各户都是不关门,随时迎接来访的客人。要是你来蹭吃蹭喝,那准保你喝足了才准走!我们先去佳宇家。咦!佳宇你还在写作业啊!哈哈!我笑道。只见他卧在沙发上,手上拿着本书,用一支笔有模有样地勾画着,一副智者的模样。我看着着急,走上前去,一把抢下他的作业,说:“吓唬谁呢,大过年的还写作业,小子想考北大清华了是不?”我看着他的作业,哎,平行线!“这我会,我会。”我叫道。我神气地给佳宇讲解着作业,全然忘了我已读初三,而他才初二。

  傍晚,我回到奶奶家,叔叔、伯伯、姑姑、大婶们都已经到了。爷爷、奶奶正在厨房里忙这忙那,两双巧手似乎要数尽锅中的柴米油盐。屋外,落日将余晖洒向广袤的田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美景该日日如是吧!大人们站在门口,吃剩的瓜子壳散落一地。

  突然,一个伯伯问我:“高材生,今年又考了多少分啊?”我并不愿回答这个问题,过年就过嘛,干吗总跟成绩扯上关系呢?我随口说了声600多分,便回了房间。房间里,几个姐姐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剧。看他们的表情,真是太投入了。哈哈,我率先打破了这房间里的宁静,“打牌不?”我手里拿着一副牌,向他们问道。于是,我终于找到了晚饭前消磨时光的好点子。

  年 夜 饭很好吃,“鸡鸭鱼肉海味鲜,够我撑饱一肚子”。带着年 夜 饭的余香,我进入房间,打开电视,等待着春晚的来临。晚上很冷,烤炉成了我救命的法宝。就烤炉来说,煤炉要比电路更暖和。果不其然,煤炉散发的热量霎时间就将整个房间温暖了起来。接下来嘛,就到了抢红包的时候了。不过作为新世纪的我,要一改传统——到网上抢红包去!凭着原有的一点底薪,加上在何胖小子那儿招摇撞骗的一点儿,我勉强在班级群里当上了一个人物。与远隔几十里的同学们发些几毛几分的红包,虽然钱少,但却有种快感。这时,奶奶拿着一个现实版的红包,递到我手里,说:“我孙子好好读书啊!”“嗯……嗯……”我应道。

  深夜,我们向爷爷奶奶告别,回到了城里。城里,却另一番景象,另一番年味。

除夕的作文800字 篇2

  旧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北京人历来将这天视为正式的年禧。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

  为了点缀年景,充溢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妇女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门心。有的还要贴上窗花。室内贴上“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和福字。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

  相传是日晚间至初一日凌晨,诸神到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院内须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晚间,刚一摸黑,就有贫家的小孩为挣几个钱挨户送“财神爷(纸像)。这种纸像是以本刻制版、水彩印刷的,上边印着“增福财神"字样,正中印一戴纱帽的财神像。一般人都为取个吉利,以高于财神像成本的几倍之价接进来。

  除夕的晚宴谓之“团圆饭"。家里的成员要齐,菜饭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生活美满。因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富户可有肘子、扣肉、米粉肉、四喜丸子等大件。主食必定是水饺,届时,把腊八泡的“腊八蒜”拿来佐餐,别有风味。

  饭后至接神之不能就寝,为自由娱乐时间,谓之“守岁”,有珍惜年华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年事已高的父母上辈增福延寿。

  “进入子时后,即可接神。事先把香菇、木耳、黄花、炸货、胡萝卜、白菜等剁碎、拌好素馅,包成饺子。 接神时,供桌上只供三碗,每碗五个。饺子端上来之后,马上燃点香烛,宣告接神仪式开始。

  接神仪式由长辈主持。首先从宪书查找元旦之日的喜神、财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方位,然后主祭人才正式瘵着高香到院里向各个方位依次叩首,香烛欲尽,于是主祭人领全家依次再三叩首,礼毕,即请香根,将神像及黄钱、元宝、千章一并请下,拿到院中早已准备好的钱粮盆里与松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时,燃放鞭炮。

  随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接受晚辈们的拜年,均行三叩首礼。礼毕,长辈们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拜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接神饺子,也叫五更饺子。饺子里放一个小铜钱,谓吃到铜钱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至此,除各二夕的庆典活动就结束了。

除夕的作文800字 篇3

  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跃然纸上,热闹非凡。而我们潮汕的除夕,一点也不亚于北京的春节。

  除夕从腊月十五就开始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清洗干净,称为“采囤”。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制作各形各式的?品,以备过年用。

  除夕一到,就相当于迎来了一个高潮。除夕这一天除了要祭祀祖先外,还要祭神。例如,在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将,米缸倒满米,供上两个大柑橘,这就是拜米罐。

  拜过神后,就该到男人们忙碌了。每当这个时侯,男人们都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春联撕下来,糊上胶水,轻手轻脚地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春联,在潮汕俗称门符。而贴春联也有学问。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还要贴“福”字。近年来才有人家学习北方把福倒贴过来。而“福”字倒贴的习俗,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忙完了该忙的习俗,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起了团圆饭。吃团圆饭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身体健康长寿。在吃团圆饭之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吃团圆饭的别称也叫围炉,这不正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散的凝聚力吗?

  围炉过后,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随后,一家人团聚在灯前炉旁,看着联欢晚会,一直到十二点。这也叫守岁。

  如若你来到潮汕过除夕,又怎能不感叹除夕的丰富多彩,又怎能不认为潮汕的春节不亚于北京的春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