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清明节的作文8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800字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篇1

  小时候,到了清明节,我经常要去给从未曾见过面的爷爷、奶奶上坟,只是放鞭和磕头,只知道清明节后的坟头前都有花花绿绿的东西,看上去有些害怕。随着年龄的增大,读到了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很快就会背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老师讲的含义我并不十分清楚,只觉得清明节的行人不是不很悲凉,要喝酒来解除心中的忧愁。对于人的生死竟然没有什么概念。

  上大学了,第一个假期回家,我就永远的看不到我的父亲了,回家后,我在父亲的坟前大哭了一场,心里想到这回真的见不到父亲了,尽管他的身体一直不好,还不停地抽烟,但没想到我刚刚要步入社会的时候,父亲就与我永别了。上大学时,每次回家,我都尽量去父亲的坟前去放鞭。后来的清明节,我感到这应该是一个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即使在20xx年前国家并没有将它定为法定节日,但上坟确实在中国是非常普通的。由于一直在外上学或上班,我基本上很少去上坟。但每到清明节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怀念我的父亲,那个严厉的甚至有些冷酷的父亲。现在想来,其实这并不是他的错,他只是中国传统家庭封建家长制的代表,而有些传统,甚至是应该永远流传下来的,正好被我们和后人渐渐地遗忘了。

  今天我忽然又想起了《清明》这首诗,竟然情不自禁地诵了出来。我还是在外地工作,还是不能去上坟,但心里的感受确与以前大不一样。我女儿4岁的时候回家与母亲见过一面,那次我们一家三口都回家了,也许这就是她老人家的心愿。第二年她就离我们而去,不过我没有将父亲的遗憾在母亲身上重演,在母亲人生的最后时光,我到了她的身边,守候她并送她到了另一个世界。姐姐告诉我,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去父母的坟前,并将我的那一份也带上一起送给父母。我要谢谢她,不但谢谢她为父母生前的幸福作出的努力,而且谢谢她在父母走后仍然执着地为了家庭,为了亲人和姊妹而付出。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力也不如从前,家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亲人的悲欢离合却成为人生不可避免的主题。其实人生并不复杂,就是要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珍惜家庭、珍惜友情、……,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平平淡淡、海阔太空难道不好吗?

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篇2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907年)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xx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风俗,如古代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视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即使到了现在,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惯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出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到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还买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东西,比如:纸钱、香、水果、酒。我们从竹篮里拿出祭品,把纸钱烧了,用火点燃香,把准备好的酒与水果放在旁边。然后放声说:“爷爷,奶奶,拿钱来吧!”一定保佑我们家和万事兴。烧了的纸钱像蝴蝶那样飞起来;临走时,我们在坟顶上培上几锹土,在坟旁边栽上一棵树,带着轻松和慰藉离开了祖先的墓地。

  现在,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这里的民风民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这些活动还在继续。

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篇3

  清明节到了,我跟妈妈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咱们这么的思念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