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优秀作文800字

时间:2021-08-31

关于年味的优秀作文800字

  年味是家乡人们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欢喜的笑脸,是家乡腊月闹市的喧嚣和繁荣;年味是家乡麻花的喷香,是红灯笼,红春联,丰富的年货。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年味的优秀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年味的优秀作文1

  年味,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那份不可割舍的情感,是对每个在异乡的游子的呼唤,是每个家庭难得的相聚。年味,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今年过年回到许久没回的老家。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乡村的那份宁静和安详。今天过年,对今天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上午,全家一起大扫除。连一向顽皮的弟弟也认真的拿着扫把在扫楼梯。爸爸正拿着拖把在拖地板。原本沾满灰尘的地板变得焕然一新。爸爸摸把汗水,看着干净的地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妈妈和奶奶在拿着抹布抹瓷砖,豆大的汗珠从她们的头上滴下却毫无感觉。爷爷和我则拿着扫把在扫地,厨房,客厅,卧室,都要扫干净。尽管是冬日,汗水却也是止不住的流。一家人虽然一起搞大扫除很累,但没有一个人真正觉得累,一家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幸福快乐的。

  下午,爸爸开车带我和爷爷,弟弟去族坟祭祖。来族坟的次数一年中只有一次。尽管来的次数少,但每次来这,我都感觉有个声音在呼唤我。内心总会有某种悸动,在催动我的双腿迈步向前。曾经我一直没有搞懂这是怎么回事,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血脉的力量,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和那里长眠的先辈一样的血。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对先辈的缅怀。走进族坟,爷爷手里拿着纸钱香烛,来到一座古老的坟前,指着对我说道:“你不是要看族谱吗,这是我的祖公,到你们这代,不知道要叫什么了。”我走近仔细端详,古老的字体虽然用眼睛看看不懂,但用心去看,我感到这上面的字是多么亲切,多么自然。用心去看,我看懂了,这是祖先最后留给子孙的礼物,这是一份只有用心才能读懂的礼物,让我们可以追忆过去,读懂自己的来历,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让自己在百年之后有一个归根之处。

  除夕夜晚,一张圆圆的桌子坐满了人,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今晚能好好放松休息,圆桌上正中央是一整只鸡,意味吉祥如意。旁边摆着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年迈的爷爷奶奶忙着给一年在外奔波忙碌的爸爸妈妈夹菜,这里一只鸡腿,那里一块鱼肉。不一会儿,老爸老妈的碗里已是满满的菜。我想,碗里是满的,心里的温暖也是暖的。

  年味,是家乡的味道;年味是家人团聚的味道;年味是对归根的向往;年味,更是亲情的温暖。

  关于年味的优秀作文2

  又到一年的末尾,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年的味道。灯笼依旧挂,对联依旧贴,鞭炮依旧放。对于我来说,年味还是那充满了甜豆沙的汤圆。

  奶奶过年间是最歇不下来的人,可不,准备完了年货,又要开始包汤圆了。赤红的豆沙在洁白的碗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光泽,雪色的米粉被揉成了一大团。在微微熏黄的阳关下,奶奶斜倚在藤椅上,头上戴满了“金碎子”,全神贯注地包裹着汤圆。只见她双手揪下一块面团,慢慢地揉成了薄薄的面饼,一手托着,另一手从碗中挖出一勺的豆沙,把它按在面饼上,然后用勺子推成圆形后,双手快速地把它们搓成一体,整个汤圆就像个白玉球一样,看起来十分可爱。奶奶把成型的汤圆全都放入篮子里,一个个整齐有序,像一筐子高矮胖瘦都一样的士兵。奶奶似乎很陶醉于整个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眉头舒展,眼神都在迷离,嘴角上扬,深陷在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下汤圆的时候,我们都会围在奶奶地身边,一个个扬起挂满笑容的脸,满怀期待地看着那“小胖子”跳入滚烫的开水中,嘴中好像都已经有了美妙的味道,甜蜜都快溢出来了。每当这时,奶奶都会挂着我们的鼻子,笑道:“看看你们这些小馋猫,等一等,汤圆马上就要出炉了!”可还是等不及的,就是在眼巴巴地望着那汤圆从坠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绒花,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呢,肚子里更是有无数虫子在挠着痒痒,催人食欲。

  等到汤圆上桌时,就早已经等不及了。那小手拿着勺子,从大盘子中一下挖起便是两三个,眼睛牢牢地盯着碗,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抢走。冒冒失失便一口下去,烫烫烫!即使嘴皮子都被烫出了泡来,也不肯松口,只知道那软糯的面粉在口中慢慢化开,犹如雪花般,如此自然,如此香软,里面的豆沙自然是裹不住的,流的满口都是,甜到心中都酥了起来,却不腻,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更妙的是那口中的余味,依旧甜甜的,还有一种温暖的味道,仿佛是奶奶身上的味道,也可能是包汤圆不小心把手中的余温也包了进去吧。

  年味,是那一碗汤圆,是汤圆中的浓浓豆沙,亦是奶奶的幸苦劳动,更是一年的团圆与温暖。

  关于年味的优秀作文3

  对于中国同胞来说,过年可谓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了。每到过年,无数的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的中国人,都会想尽办法与家人团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的很大的改变,而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过年期间浓浓的年味成为了回忆。

  什么是我们以前我们所留恋的年味?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新年晚会,甚至是邻里之间一起聊聊自己的经历都会成为新年的期盼。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跟我说那个年代的他们生活很拮据,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肉吃。然而到了现在,物质水平迅速发展,人们告别了贫乏的生活,吃不吃肉都无所谓了,即使每次都会有大鱼大肉,非常丰盛的菜肴,但是根本没人愿意动筷子,只是应付式的吃几口。

  小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玩鞭炮,放烟花,每当外面的声音响起来事,我总是搬个凳子和爷爷一起看着天空中那绚丽的颜色,和那美丽的一瞬间,甚至可以边看边聊一个晚上都不睡觉。然而到了现在,因为一句污染环境,大到城市,小到乡镇中都贴着“禁止鞭炮”的标志,走到外面再也没有看到过烟花带来的色彩,也没有听到外面人们的欢笑声了。

  小时候也总喜欢在电视前等待着新年晚会,看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听着明星唱歌,然而现在,小品和歌曲已经变成了青春偶像剧,而更是因为手机的存在,已经不在局限于看晚会了,更多的`是朋友之间微信聊天和抢红包…

  新年之际,走亲戚是最常见的事。然而新年初一的晚上我只是个父母在电影院看电影,接下来几天哪都没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视机前,吃着零食,烤着火。时不时的有个亲戚发个红包来,给个祝福,一天两天就这样过去了…当别人来家里送节,母亲拿红包给别的小朋友时,我才反思到,我好像很久都没有感受过亲自拿红包的感觉了。

  也许真的发展的节奏太快,物质水平提高得太快,我们的思想改变的也太快了,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属于记忆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