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师作文800字(2)

时间:2021-08-31

  回忆老师作文4

  六年的时光已如那无际长江的波浪,一去不返。如今,以前口中所述的千载空悠在斗转星移之间只剩下最后一点蝼蚁光阴。当清晨的阳光无数次照在大地上时,您,我们毕业班的吴老师,是否还会记得?记得那届学生,记得我们那年一起打扫的香樟树叶……。

  在最后那一段时间,我们的包干区换成了大操场。春天是美好的,香樟树叶开始换装了。落叶纷飞,似乎回到了金秋。明明是枯黄的叶子竟现出了些许金黄,给红绿相间的操场镀上了一层“金子”。树的生老病死,竟让那校园尽显生机。别人眼中,那是亮丽的风景,可在我们的眼中却象征着累人的劳动。

  早上来了,扛着扫帚,有说有笑地从教室走向操场。可一见到那层“金”时,“唉……。”的叹息声却彼此起伏。哭丧着脸,硬着头皮,我们这一队“老弱病残”向前走着。这儿一堆刚扫起来,没等袋子来就“卷起风来忽吹散”。那儿一片刚扫干净,风又袭来叶片,铺满这无“金”的空缺。

  这时,您来了,在指挥一番后,又拿起一把扫帚,扫了起来。那扫帚在您手中犹如关公舞大刀一般,不一会儿,成堆的叶子出现在操场上。这时的您,两颊泛起一片红晕,红框的眼镜顺着汗水滑落于鼻间……我们这些扫帚朝天舞的“小兵”看得目瞪口呆。在您的帮助下,每天的“金”全被收进了米袋子中。踏实,在任何事中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扫地也是如此。踏踏实实,扫帚一步一步,不要想走捷径,有劳动就有收获。您一语不发,用实际劳动告诉我们这一人生的道理。“润雨细无声”,您就这样用行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如果说那香樟树的叶子,香樟树的学校,已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中,是一个擦不掉的印子的话。那个戴着红框镜,挎着小蜜蜂,用行动来启蒙我的身影,已倒映在了我的心田,留下迷人的剪影。

  回忆老师作文5

  时间如流水,如疾风,是那么的快。转眼间,我已小学毕业一年多,正读8年级。但是,我常常会想起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她40岁左右,粗细不匀的皱纹爬满了她的脸,显得很苍老,她很少笑,在所有人眼中,他是一位严厉的好老师。

  在我小学1—2年级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只记得我很少找同学玩,也很少有同学和我一起玩,老师也对我莫不关心,我就这样闷着读了2年,成绩中等。

  可是,就在刚踏入三年级的门槛时,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位姓陈的老师,听其他同学说,她很严厉,教的很好。起先,我根本就不在意,想反正还是和以前一样。可是就在刚读1个星期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陈老师叫我们每周写一个周记,来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当时正赶上亚太市市长峰会,于是,我便吧我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按照以前的写作方法写了一篇作文。

  一周过去了,周五时,是评讲周记的一堂课。陈老师拿着一张名单,郑重其事的对我们说:“下面请写得好的同学上来念你的作文。”刚一说完,就念到了我的名字,我大大地一惊:她刚才念到我了?怎么可能,以前老师重没说过我作文写得好。正在这时,周围的同学也提醒我:“叫你呢。”我听后只好胆战心惊的拿着周记本上了讲台。

  站在讲台上,我看到台下一双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我,对是双脚发抖,嘴唇也时不时的抽泣,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念作文,心里还装着无数个问题:为什么让我念?真的是叫我?我写的很好……我一字一句的慢慢念着,不一会便停顿,一会这念错,一会那念错。这是我越来越紧张,期盼着快一点将它念完,过了好久好久,终于将它沉重的念完了,台下传来了热烈的掌声,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正当我准备走下台,老师叫住了我:“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写的?”这一问,我一下子慌了:怎么写的是什么意思?该怎么说?思量许久,我吞吞吐吐的说:“我是把当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所有都写了下来。”我想我肯定说错了,可是没想到,陈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说得好,同学们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的好,但是由于这位同学的朗读能力差,是的文章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希望这位同学下去后多练习。”伴随着一阵阵掌声,我走下了台。

  那天后,陈老师的话是是印在我心中,我无时无刻都在练习朗读文章,希望能提高。有时第二个星期,我再次被老师叫上去念作文,但是通过我这几天的努力,朗读的非常顺利,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赞许的目光。自此以后,和我一起玩耍的同学多了,我的成绩也提高了许多,依旧每周上台念周记。这是我非常的感谢陈老师。

  陈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但却很实用:每周一堂课念周记;每周一堂课同学来评改作文;几周一次班会活动。这些都是以前老师所没有的,陈老师使得我的胆量提高了许多。

  现在,刚一进初中也念了作文,但再也没有当年第一次念作文的吞吞吐吐了,是那么的流畅,脸也不红了。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现在想想,这都是因为陈老师,要是没有她,恐怕连现在,我都还是那个畏畏缩缩,胆怯,是老师不留意的学生。因为她,使我有了自信,更加努力学习。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她,陈老师,为了点亮了第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