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清明节的作文400字9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400字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篇2

  天空里浮则淡淡的灰色。地面上笼罩着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忽然有一缕缕轻纱密密的划破干燥的空气,轻盈的在地面上溅起一圈圈涟漪。这个世界仿佛被雨切割成零零星星的碎片。这就是农历二月廿八日,一个充满时间差的日子。

  清晨,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到烈士陵园缅怀烈士。我踏着被雨水浸湿的石子路,”嗒嗒——嗒嗒——“仿佛听见战争的马蹄声。风轻轻在我身边飞舞,犹如沾着血腥味的绢带。雨柔柔的在握身上绽放,好比我内心的泪水,在这平静的空气中跳跃。

  这风呼号着。翻滚。升腾。卷起。缭绕在雕像身边,挥洒淡淡而闪烁的光辉。

  我双手紧握着一束小白花,微微低下头,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忽然听见一声雄浑有力的呐喊,我抬头仰望那直插云霄的雕像,似乎嗅到了一股残弱的气息,就连心跳也在共鸣。我发现这炽热的灵魂在微微地颤动,他的双眼永远注视着前方,坚定而充满希望,仿佛洞悉了千年的未来。他的嘴角挂着浅浅的弧线,眼睛里却浸出捉摸不透的哀伤。我展开首,拭着他肩膀的灰尘,我认为我读懂了他的哀伤。

  又一缕轻风,唤醒世间万物。

  时代在变迁,烈士们的传奇也慢慢陷入历史深处。也许,他们只是一朵朵凋零的花朵,而清明的雨水就是他们曾经存在的见证。

  我们会不忘记清明,不会忘记我们为什么活着。不管经过多长的时间,烈士们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祭奠逝去的亲人,英烈,可我,却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按照咱们地区的习俗,扫墓时在农历八月五日,但清明这天要包一种饼,叫做清明粿,碧绿碧绿的,咱们先要到田里在一些艾草,小巧玲珑,绿色的叶子上开着几颗黄色的小花,阳光向大地喷出了一个个火球,咱们在田里汗流浃背,不敢抬起头,转眼间,已经摘了满满的艾草,接下来就是要将艾草加入糯米中,这可不是个容易活,要到商店里,把两样东西放到机器里搅拌,就会有碧绿的液体流出,干的时候就是面粉了。

  咱们还要买一些红豆和花生,煮熟后就是馅了,那味道……好了,开始包清明粿,先拿一点出来,压平再把馅包进去,想包饺子一样,可看似简单,我在实践的时候就遇到了种种困难,不然就是馅太多包不进去,不然就是奇形怪状,在我狼狈的包完几个时,呀!我一照镜子,这哪里是我啊,大花猫啊!后来我向姑妈讨教经验,之后越来越来好,我还玩起了新招式,“小周牌小丸子”“无馅饼”……要放进去蒸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不一会,热气就冒了上来,出锅了,哇!饼在碧绿的芭蕉叶衬托下格外漂亮,我有迫不及待咬了一口,香啊!各种细腻的美味在我的口中润滑!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头戏了,去看油菜花,本来我以为油菜花有什么?可以进院子里,我一惊,被那份壮观给吓到了,大片大片的,从上向下看,金黄,和碧绿层次分明,大地好似已被它铺满,油彩漫过我的头,我只能在其中摸索着!

  清明时节不一定是悲伤地,好开心啊!

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篇4

  今天是4月4日,是为逝去的亲人哀悼的日子,也就是清明节。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因为对死去亲人的哀悼之情还是可以体会到的。

  上午,我们到南京给我的太爷爷烧纸。我那“可怜”的太爷爷,我还没见到过呢,就仙逝了。爸爸可能因为太爷爷生前对自己很好,亲自折了两大包元宝带去。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左弯右拐,终于到了雨花功德园太爷爷的墓前。这时爷爷和姑姑把事先准备好的花圈等物品装饰在墓碑上,麻利得把一些饭菜放在碑前。

  一切准备完之后就开始烧纸了,大家先倒了半包元宝在烧桶里,老爸的打火机一点,放在桶里的半包元宝便点燃了。之后又放了一大叠黄纸进去,谁知,黄烟突然蔓延起来,一股呛鼻的气味在周围弥漫,仿佛放了麒麟烟一般,当然,黄纸烧完后烟就散了。

  ······“老太爷保佑我们一生平安”,“老太爷保佑大家身体健康”纸烧完后,每个人都在心中默念着这所几乎相同的话语。毫无疑问,大家都希望在这之后,获得先人的庇佑······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为了哀悼自己死去的亲人,但现在的清明已经不是那么“纯洁”了:有的人在清明节不去烧纸,说是破坏环境,还省钱。是的,破坏环境的确不好,但是中国的传统也很重

  要,清明烧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难道就这么抛弃了?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如果用鲜花代替“纸钱”呢?不但不污染环境,还可以省钱(种家里呗)。明年扫墓我一定动员老爸用鲜花替代“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