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小学作文400字(2)

时间:2021-08-31

  【篇五:我喜欢的一堂语文课_450字】

  在所有课程之中,我还是喜欢那一堂语文课。

  你们一定会问我:“语文课不是很枯燥,很没趣吗?”是的,我确实不喜欢语文课,我讨厌背诵那长长的课文,但是,在那一天的那节语文课上,我改变了看法。

  “叮铃铃!”随着上课铃声响起,一些同学叹着气,说道:“哎呀,这节语文课肯定又要背课文了。过一会儿,老师依旧走进了教室,不同的是,手里多了一个U盘。老师一边把U盘插在主机上,一边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黄河颂》。”老师接着放起了雄伟的伴奏(U盘内的伴奏),我们也不知不觉地“雄伟”地念了起课文来。过了一会儿,我们读完了课文,老师便随着气势雄伟地伴奏,问道:“同学们,你们对黄河有什么评价?”“气势磅礴!”“无边无际!”“勇往直前!”老师连连拍手叫好。那几个同学心里高兴极了。老师便大声地说道:“同学们,你们用刚才几个同学形容的成语来背诵全文,行吗?”突然被老师这么一问,同学们先是一愣,再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行!”接着,我们开始背诵起来:“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就这样,这节语文课让我感觉毫不枯燥,像唱歌一样。呵呵!

  同学们,看了这篇作文,你们也一定会喜欢语文课了吧!

  【篇六: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我最喜欢语文课,打开书本,能让我们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卧薪尝胆》这一课。

  那是上周的一节语文课。老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然后转身向大家说:“今天我们上《卧薪尝胆》”接着老师打开大屏幕,上面出现了一幅画,老师问我们,这是谁?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越王勾践”。对了,今天我们主要讲吴越相争,越国兵败会稽,为吴王当奴仆,最后经过越王二十多年的努力打败吴国的事情。

  在讲到吴王和谋臣时,老师让我们扮演这两个角色。我立刻和小组里的同学表演起来,过了几分钟,老师让大家静下来,请几个人上台表演。曾佳辉把吴王表演得活灵活现,一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根本听不见别人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老师让大家讨论现在是否需要“卧薪尝胆”,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然后,老师问到底需要不需要?有人说不需要,有人说需要。最后,老师打了一个比方:有个人他成绩不好,就到农民家拿一堆柴草,不睡床,睡在柴草上。大家都知道了,卧薪尝胆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精神。

  虽然这节课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和同学们爽朗的笑声常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作文

  【篇七:我喜欢的一节语文课】

  在我的学校生活中,上过无数节各种各样课,它们就像一艘大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的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使我视野开阔;有的教会了我写作文,让我思想深邃;还有的让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令我大开了眼界……总之,这些课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就属三年级时的那节语文课了,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一般在语文课上,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气氛,但那回可不一样了!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画鼻子》的作文,这必须是游戏后才能写的作文,但我们没玩过,老师竟然破例让我们在语文课上玩起了这一游戏。

  游戏开始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头像,可我们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哦,原来还没画鼻子呢!语文老师说,谁先来画?“我!”“我先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我因为怕自己会画不好而丢人,所以没吱声!这时,老师觉得沁沁最遵守纪律了,所以请她先来画。老师帮沁沁用红领巾蒙住眼,沁沁转了三圈后,她摸索着走向黑板,走呀走,可竟然走错方向了,老师连忙扶着她来到了黑板前,沁沁执着粉笔的手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停住了,大伙儿一边捂住嘴在偷偷地笑,一边不停地喊道:“就是这里!”“就在这里!”只见沁沁武断地画上了鼻子,令我们哄堂大笑:“哈哈,她将鼻子画在了脸的外面啦!”。

  轮到楠楠了,他和沁沁一样,做好准备后径直走向了黑板,正在他举起手即将画的时候,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说:“不对!偏了,这里是嘴巴!往左上一点!”楠楠半信半疑地画了一个鼻子后随即摘下蒙眼的红领巾一瞧,惊喜地叫道:“我画准了,我画准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还有很多同学玩了这个游戏,有的人很聪明,用黑板的长度来估计脸的位置;还有的人用手指来细心感受黑板上的粉迹……同学们玩游戏的劲头越来越兴奋,有的跪在椅子,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干脆站起来看……我终于忍不住了,也想玩,“叮铃铃……”下课了,最终我没能玩到。

  虽然我没玩“画鼻子”这个游戏,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我感受到了室内玩游戏的集体氛围,多么有趣和热烈啊,这毕竟是我上小学以来的第一次在语文课上玩游戏啊,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八: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铃·一清脆的上课铃响起来,我伸长脖子向门口张望,期待语文刘老师的到来,昨天,刘老师布置我们今天每人带一个苹果,同学们议论纷纷,猜不出老师又要出什么新花样。

  铃声响过,只见6个小组长一人捧一个长方形纸盒走进教室,他们站在讲台前一字排开。紧跟着刘老师笑眯眯地也走了进来。“大家都带苹果了吗?”“带了!”大家响亮地异口同声地回答,目不转睛地盯着纸盒子。“好!同学们,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快速水果削皮器(有人也叫它削苹果机)轻巧、方便、省时,又卫生。现在请小组长用它给各组同学削苹果皮,大家要注意观察呀。”“哇,太棒了!”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坐在第一个,当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心里别提多美了,只见这台快速削皮器是I。形,像个小机床。

  它长约二十厘米,高约十五厘米,奶白色的塑料机身上配有桔黄色的小部件,很漂。亮。底部有四个小吸盘,往桌上一按,便牢牢地吸住了桌面。组长把苹果洗净。拿起苹果把底部插进插针,朝顺时针方向摇动手柄,苹果转动起来,“小机床”上的削刀同时也转到苹果一侧,刚一挨近苹果,就把果皮一层一层均匀地削下来。十几秒钟就剥好了。组长按动顶杆;苹果自动从插针上脱落,掉在果盘内。“真快”!我惊奇地感叹着。只见,苹果两头凹处的苹果皮保留着,用手掐起来吃,果汁也不会粘在手上,还挺卫生。我吃着甜滋滋的苹果,心想,这个剥皮器真可称得上是轻巧、方便,省时又卫生。此时,刘老师在黑板上已把“削皮器”各部分名称写了出来。等大家都吃完了苹果,刘老师便要求大家写一篇介绍“快速削皮器”的说明文。由于我认真地进行观察,所以只用20来分钟就写完了。全班同学也都当堂交了作文。这节语文课新奇有趣并给人启迪。我们既了解了一个新产品,又顺利地写出了作文。

  同时也再次体会到只要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只有它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