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理论论文3000字(7)

时间:2021-08-31

  对于不同的网络就有不同的C/I VS Lev的响应曲线;同一个网络在话务、外部干扰分布不同的情况下,响应曲线也是不同的;覆盖调整、频率优化等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曲线特性的主要方法。良好的曲线特性应该具有较高的P点,且C区下降趋势较缓。在网络特性(响应曲线)确定后,优化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合理配置网络功率水平,使网络质量运行到最佳位置(P点)。

  2 寻找网络最佳运行点P——变色龙算法

  2.1 图形转换

  从上文可知,大部分网络运行在C区,不是网络的最佳运行区域,将网络置于P点运行才能获得最佳质量。那么如何确定P点呢?首先网络功率水平的调整主要依靠最大功率水平设置(会影响覆盖、话务分布等,在下面介绍中不采用)和功控参数设置(功控范围、功控区间)实现。实现网络P点运行有以下难度:

  (1)从现有的GSM网络统计中,缺乏对C/I的统计,无法很好地评价调整效果;

  (2)功率水平的统计是平均值,在设置上是区间值,也较难实现参数设置和网络响应的吻合,横坐标位置较难确定。

  需要想一个变通的方法将这两个指标转化为易获取、易度量且相关性极强的指标。在GSM网络中,受C/I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指标是quality,quality的统计也非常容易获取,这就是变色龙算法第一步。将上面的C/I VS Lev的图转换为目标quality VS实际quality的图,如图2所示:

  其中,横轴为目标质量(自左向右,由好到坏);竖轴为实际质量(自下而上,由好到坏)。

  A区:当目标质量要求较低时,电平配置较低,C/I比较差,仍有功率及质量提升空间。

  C区:当目标质量要求较高时,电平配置升高,产生的干扰增大,导致C/I变差,实际质量差于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