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范文

时间:2021-08-31

  众所周知,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

  这么说,不是泛滥,也不是伪命题,更不是风牛马不相及。在今天网络语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主播,拥有麦克风和话语权,人人才越应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否则,社会的秩序就会乱套,城门失火必将殃及池鱼,到那时,每个人都会从“施乱者”变成“被施乱者”。人,谁不害怕损自己、毁自己的谣言,当你我他都变成损别人、毁别人的谣言制造者,那么谁能逃脱被损、被毁的结局。这是其一。其二是不盲从。什么事都要经过大脑过滤,三思而后说。冲动是魔鬼,情绪冲动只能产生所谓的民粹主义,图一时之快,不负责任地乱发表一通感慨,对社会产生不必要的负能量,到头来,由误人害人演变成误己害己。

  所谓的互联网+,从最初的本意讲,就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目的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大而化之,所有的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都是以人为本,由人来操作,实现人的目的,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人+”,简化写成互联网+。既然互联网+人+,可以实现提升我们人类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那么推而广之,人类就应该好好地利用互联网和互联网+,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来更好地生活,这就包括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层面、艺术层面。

  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层面、艺术层面?就是人人争做一个合格的好网民。一是严格守法,心存敬畏。我们现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人人学法懂法,守好法律底线。作为好网民更应该学会用法律思维的方式,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既不能为所欲为、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也不能不负责任、跟风盲从、火上浇油,用非理性代替理性,用非正义代替正义,用假是非代替真是非,否则,最终带给自己的只能是以身试法,铛锒入狱,追悔莫及。二是修德养性,心存善念。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具体事例,告诫子孙要通过行善积德、勇于改过来改变命运。他曾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细品人生在世,何尝不是这样?“万言不当,不如一默。”所以,民间常讲人要积口德,方不会下拔舌狱。三是博学多才,心存高远。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才不会被雾霾阴云遮蔽眼睛和心灵,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误入歧途,或坠入万丈深渊。人活着应该有定力,有定力方可淡定从容地干事创业。何来定力?身外有人生有经历有故事,身内有经典有智慧有理想,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或断章取义、无端推测。时下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英雄虚无主义的文章,都经不起推敲,看几部真正的经典和当时的典籍,就完全可以揭穿它们的虚伪性、煽动性及反动性。《三国志》上说孙权“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教育儿子曾说:“夫志当存高远”,并阐述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今天读起来,一样使我们深思、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