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雨伞的母亲2000字作文

时间:2021-08-31

  这是一个在汶川地震灾区广为流传的故事。

  马君和刘玲是邻里,都居住在汶川一个十分偏僻的村庄,村庄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峡谷里面,一二十户村民的房子稀散的沿着峡谷中的一条溪沟而建,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代的努力,村民沿溪在北边的那座山的底部开凿出了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山路,这条路是村民出入的要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小型拖拉机,沿这条路走约五里才能到一条简易公路,打通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这个村庄田少地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祖祖辈辈靠砍伐木材为生,由于政府的退耕还林的环保政策,不能再大量的砍伐,劳动力过剩,现在粮食由国家补偿,剩于的年轻劳动力就得走出大山到外地去打工了。

  马君和刘玲同龄,同班,十四来岁,都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路,沿溪走出这条崎岖弯曲的山路,再往东沿简易公路走过两三里就是他们就读的虎啸坪中学了,他们村到学校步行要一个来小时,当然他们得步行,因为道路坡陡弯急,连自行车也不好使。

  学校建在山岚中的一块不大的平地上,一栋教学楼,上下两层共六间教室,正好初中每个年级两个班。再就是一栋矮平房,是厨房,仓库,杂屋和老师的宿舍,操场上有一对不规范的简易篮球架,还有两台水泥结构的乒乓球桌,一个跳高跳远的沙坑,校舍及设施很简陋,没有围墙,一些荆棘成篱笆把学校围了起来,该校在当地还算过得去的,起码房屋已是红砖水泥构造的了。

  马君和刘玲的教室在一楼,学校有两条有趣的规定,一是学生要男女搭配着坐,在思想还保守的山区,男女生还羞于单独接触,上课时在众目睽睽下很少会交头接耳讲小话,有利于课堂纪律,由女生优先挑选同坐的男生,刘玲当然选了马君。山里男女间的示爱有个习俗延续了不知多少年,对女性来说,家里给女儿准备了一条特制的板凳,叫“女儿凳”,大约只能坐两人,女性一般坐中间就不会留有余地让人去挤着坐了,一旦家有男儿来求婚,女方有意只坐半边,而暗示对方可坐另半边时,说明女方能接受男方的求爱,男方一旦接受对方的邀请,坐上那一半,就可定终身了。所以,尽管马君和刘玲在学校坐同一条凳,但这与爱情毫不相干,他们间没有爱情的允诺,但他们讲好了,如果两人任一个能考上大学,另一个就去打四年工挣学费,两人争取出一个大学生。另一条规定就是为了对分坐位的公平,保护同学的视力,每周同学们都要按顺序前后左右轮换坐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