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往事》读后感作文2000字

时间:2021-08-31

《天宝往事》读后感

--扎根乡土的家族传奇

  宜丰天宝古村,青山环绕,清流穿抱,一百多幢明清古建筑静静伫立,它的温厚不仅在于景致,更在于其人其事。长篇小说《天宝往事》以天宝古村为蓝本,展现了晚清民初江右名家——墨庄刘氏家族的沧桑变迁。这是一个商贾家族,振兴纸业,声震朝野,“产业救家族”,名门闺秀李秀珠破族规、做女雷公、走纸棚的传奇故事富有现代气息,拐子举人做擘头的故事不同凡响。这同时又是一个书香世家,科场仕进,宦海沉浮,刘家玉做了官要让黎民百姓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刘开柏中不了举也要办乡村职业书院造福百姓,从书斋书本中闯出一条路来。故事就在这两个层面上交织并进着展开,时代与家族、历史与人的命运互相影响,家国同构,写出了一个旧时代的“中国梦”,抒发了一腔赤子情怀,思力不浅,气魄不小。

  这是一部有根的小说,它的根就扎在作家刘建华生活的宜丰这片土地上。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必须有一个用他的一生来辨析和陈述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能让他激动,没有一种生活能让他愿意付出许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去书写,真正的写作也就无从开始。中国人对故土、家乡和家族的感情是很深沉的,对于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埋葬了自己祖先的地方,很多人都存有神圣的情感。如何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背后隐藏着一个作家是如何理解中国人的情感和现实。这个地方不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也是文化学和精神学意义上的。

  我们看到,以往很多地域小说写作的重点不在地理背景,而在土地上的人;人物是主旨,地域只是背景。但到了现在,很多地域小说对于地志描摹的比重以及地域意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地域开始被赋予一种崇高的象征地位。地方书写被认为是凝聚认同人的存在、凸显地方特色、保存地方文化记忆的策略。《天宝往事》这部小说体现出的文化性色彩,便突出了一种写实的正确性。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宜丰人,她以自己生活的亲身经历,为这一方地域留下了精彩的笔墨文字,其中关于天宝古村的历史,关于这一方地域的婚丧嫁娶、起居饮食、阁楼建筑、风俗习惯、地方歌谣等事项,关于传统土纸制作的工序流程、行销售卖等,作者都了如指掌,这使她写起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这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作家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真正研究透一个地方、一族人群,包括把这个地方的野史、稗史、民间故事都熟读,把这个地方写好写透,那么这个地方就可能成了作者风格化的一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