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1500字

时间:2021-08-31

有关冬至的作文1500字集合7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500字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作文1500字 篇1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朋友的一条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将至。

  老人说:过了冬至就是年。当然了,已是知天命的我自是不会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来了。如果说不介意老,我还没有那么豁达。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惧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能耐规律几何?我还不至于愚腐到此。

  现在的节日过的实在纯粹的不多。作为传统节日,冬至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岁末时节。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竟然没有渗入大量的、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冬至节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的意义。

  小的时候最怕冬天,因为缺吃少穿。冬天绵延不绝的冷,一寸寸地侵蚀着肌肤。从手上到脚上,到处有冬天的风雪在身体上雕刻的痕迹。每每从村街上疯跑回来,羡极了父亲盘腿坐在热炕头吃着母亲给做的饭菜。听着灶膛上,茶壶发出咕咕的声响,看着从壶嘴里冒出的雾气,家由于有了父母的存在变的温暖而实在。我只是看到父亲坐在热炕上的温暖,却不曾见父亲半夜踩着“咯吱吱”响的大雪,从生产队的饲养舍里喂完牲口往家赶的寒冷。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饲养员,每天,父亲都要在头一天吃过晚饭就去生产队的牛棚去喂牲口,然后每两个小时给牲口添一回料,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能回家睡觉。父亲是在其他人休息,同时也是冬日里最冷的时段去生产队的饲养舍去干活喂牲口的,所以父亲的累,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亲的温暖时光。父亲是个喂牲口的行家,原本队里的饲养员是由蔡有钱干的,可是蔡有钱给生产队当了一年饲养员,两头母牛产牛犊,都没能保住,原因是母牛产仔时蔡有钱回家睡觉了。等他第二天吃过早饭来到牛棚,一头牛犊被大牛踩死了,另一头牛犊则被冻死在牛圈里。加之老蔡平日里经常将给牛吃的老黑豆带回家,所以队里立马就将老蔡撵出了饲养室。老实巴交的父亲也就顺顺当当的进了饲养室,当上了饲养员。父亲在队里的饲养员位置上一干就是十余年。记得父亲那时最爱护的就是生产队的那头红棕色大公牛,每每看到父亲扬着鞭子赶着大公牛从村道上走过,我和小伙伴们都用敬仰的目光看着父亲。父亲那时头上总是笼着白羊肚子毛巾,身上穿着生产队特意奖给他的老羊皮袄,跟在大公牛后面的神气劲儿,那是用多少形容词也表达不了的。兴许是出于虚荣心,少不更事的我,有好几次下晚自习都是故意当着同学的面跑到父亲的饲养室要父亲送我回家,干了一天活计的父亲,不得不拖着疲惫的双腿,在给牛们添足草料后,乘着其中的间隙,用他那宽大的脊背背了我,将我送回家。说句实在话,父亲那时所受的寒冷和罪过是别人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为了我们兄妹六个的成长,父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声的苦道过一声的累,那时的冬天是那么漫长,以至到如今,我脑海里对父亲夏天的形象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一想到父亲便是冬天里的父亲。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一十六载。记得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里,父亲一下变得很怕冷,也就在刚入秋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问父亲,年轻时起早贪黑的为生产队养牲口,你没有觉着冷吗?父亲在回答我的问话前总会笑笑说,顾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顾不的。哪有时间去感觉天的冷暖呀。

  于是,我那时一直在心里拒绝去赞美冬天,包括与冬天相关的梅花和白雪。写过关于雪的散文发表在《延安日报》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没有一句是赞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编辑的青睐,因为,写雪必是溢美之词,像我这样的写法少,编辑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就编发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来。与吃文化无关,也与孝文化无关。与之相关的是这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的诗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阳生,每当在冬至来临时,我便早早的默念这一句。尽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开始,但是我依然从心底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滚滚而上的气势。仿佛听到地下的万物在涌动,河流潺潺,树木发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冬至,将至。瑟瑟寒风里,叶落萧萧,我只是单纯的顾念住在我心里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们顾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念,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的作文1500字 篇2

  每到佳节倍思亲,饺子在中国人的心里就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满满,吃饺子就是一种团圆。——题记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明天就是冬至了,每每到了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是“叮叮咣咣”的忙着剁肉馅、和面、包饺子。且不说那各种各样新鲜的时蔬、鲜嫩的肉馅,就是那炸过花椒和葱的花椒油闻起来也是鲜香扑鼻呢!小家忙,大家更忙。城市中不论饭店大小、规模如何都会在门前特别挂上牌子,告知明天有冬至的饺子供应。各色饺子的身影充斥着大街小巷,清真的牛肉馅、羊肉馅,汉民的大肉馅、素馅,蒸的、煮的',白色的、五彩的,品类繁多,让人一时挑花了眼。

  等到中午吃饭时间,那一个个形如元宝的饺子下进锅里,点上几滚凉水,直到那白花花的饺子都漂浮起来,这饺子就可以盛到盘里了。配上那一小碟香醋,点上几滴麻油,真是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啊!

  去年的冬至那天,我正好休息在家。一早起来,老爸已经把韭菜洗好放在水盆里控水,葱姜已经洗好摆在案上,老妈则在一旁开始和面了。我稍微洗漱了一下,就拿起菜刀帮忙。先剁肉馅,然后切葱姜、韭菜,一场声势浩大的包饺子拉开了序幕,“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在楼下也可清晰听到。看着那切好的满满一盆馅,才感到手腕、胳膊有点酸痛,心中暗想:亏得我还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人,这要是老爸、老妈上,一定会累的不清呢!想到此处,心中不觉一阵酸楚,老爸、老妈真的年纪大了,是该享清福的时候呢,可是还在为我们这些儿女操心劳累着,老两口真的辛苦啊!

  围着圆桌,老妈擀皮,我和老爸包,配合的相当默契。我在那圆圆的饺子皮里加入一大团肉馅,对折捏齐,然后一点一点的捏出均匀的皱褶,一个漂亮的饺子就成形了。老爸则熟练地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对着一挤,一个酷似元宝的饺子就直愣愣的站在锅排上面了。

  中午大家都赶回家中,满满的围了一桌。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上来,大家都动手忙着拿、递东西,不大的屋子一时人满为患。挤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吃着饺子、聊着家常里短,说着逗着,一屋子的欢声笑语。老爸、老妈看着我们这几个儿女和可爱的外孙女,笑容一直绽放在脸上,如同那盛开的秋菊一样灿烂,只是那菊花的花瓣更多了、更密了。吃完饭,大家搭把手一起收拾好了餐桌,洗净了碗盘,坐在一起唠嗑。天南地北、大事小情,电视里的、身边发生的,都逃不过我们的法眼,禁不住我们的调侃。嘉昕和路路则会讨好的帮姥爷捶背,看着老爸靠着沙发眯着眼、弓着背,一脸幸福的享受着这温馨时刻,心里就觉得亏欠老人太多。

  儿女大了,父母也都变老了,可是那颗关爱孩子的心一直还在忙碌着。忙着孩子的成长、忙着孩子的工作、忙着孩子的婚姻、忙着孩子的孩子,他们总是一直在不停的忙碌中,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不知停歇。他们全心全意的为儿女付出着,全然不去考虑有没有相应的回报。在他们看来,儿女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儿女的快乐也就是他们的快乐,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相对的,我们作为儿女为老人做的太少太少了!

  一会儿,上班时间到了,大家陆陆续续的都离开了家。家里一下变得冷清下来,老两口开着电视,搬了两个小马扎坐在沙发前下跳棋,除了电视的声音,偶尔才能听见两位老人说一两句,家里真的寂寞了呢!忽然想起陈红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真的是这样呢,有多少的父母在期盼着儿女的归来,渴望着儿女能陪在身边抚慰老人那颗想孩子、念孩子的心。冬至吃饺子,有多少老人辛苦准备了一上午就等着孩子回家一起品尝,又有多少老人会失望、落寞。

  关爱老人、孝敬老人不是要为家里做出多大的成绩才行,也不是用多少金钱就可以办到,是要用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去做,多陪陪老人,和老人说说话,这样点滴的小事也能让老人感受的到儿女的关爱之情。

  冬至了,有时间的话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顿团圆的饺子,幸福着老人也幸福着自己呢!

  冬至的饺子,也是团圆的饺子!今年的冬至,我还在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