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500字

时间:2021-08-31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500字3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作文1500字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1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在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是热闹非凡。而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也都呈着年味十足的景现:

  圆圆的灯笼树上挂,红红的对联门上贴。

  热热的饺子暖心窝,长长的鞭炮啪啪响。

  黑黑的夜里烟花飞,哈哈的笑声留满院。

  充满年味十足的夜里,在星空的衬托下,烟花就像是天女散花一样的美丽。都说烟花虽美却也只是刹那间的闪烁,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烟花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东西,但是却留给人们更多的幸福,让人们疲劳一年的身体可以随着烟花的消失而消失,让人们充满愉乐的心态来过年。

  而春节也可让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妻子以及孩子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与家人团圆一起过春节,也只有春节才能让远离亲人的人们放下疲劳的身躯与家人一起高高兴兴的吃团圆饭。

  去年春节,由于没得早期得到公司放假的通知,所以我就来了一个先斩后奏,等买好了票之后才向公司有关领导人请了假回家。而坐火车是我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儿,也是最头疼的一件事,期待着与家人团圆过年却因火车票难买而沮丧。经过几经周转才买到一张票。而回家那天火车上的人并不像往年一样多。而是比较的松散,火车过道里蹲坐的人也起来起少,可能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吧!

  在与我相邻的几个人坐的都是跟我同一站下车的人,他们聊着天,吃着东西,有说有笑,再看看我眼睛能看到的旁边过道里的人们有的看书,有的拿着随手小椅子不规范的坐着,只看到他们面无表情,眼睛一直盯着火车窗外的流动的风景,我深深地能体会出来他们心理那种迫切立码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的心情,相信他们的家人也都十分焦急的等待着他的归来一样。而我坐在窗户旁边,看着一本在火车站买的杂志来消磨这难熬的二十个小时的路程。

  在路途中我时而放下手中的书本看向窗外的风景:大多都是干枯的杨柳树枝以及大片大片的麦田,时而路过小村庄,能清楚的看到庭院里堆放着请多的过年物品以及垃圾,各别的家中门前还会停放小轿车,而在外表看起来应该是爆发户之类的小康家庭。

  临近夜晚,火车又穿梭在某个城市的市中央,城市的繁华,大大小小的车辆行驶在马路中央,突然让我想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七则里最经典的语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到夜里,我完全放了手中书,周围的人们早已经一个一个进入了睡眠当中,有的人打着呼噜憨憨入睡,有的人抱着包,头向后仰张着嘴睡,是情侣的女的躲在男的大腿上睡。难熬的夜里人们的睡像可谓是千姿百态。为了让时间过的快,为了给等待他们的家人一个新鲜的面孔,一副精神的面孔在这个时候或许谁也不会在乎形象了,只期待着与家人相见的那一刻。

  回家虽高兴,但是回家之前难买的车票也是众多人的苦恼,有些人因为买不上车票却在寒冷的冬天里一直彻夜的守候在车站里买票,即便轮到了可能也是买个站票。为了回家他们付出了一切。

  真心的应了在外打工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回家难,买回家的车票更难。

  在春节回家的火车里真正让人看着心疼的是那些没买到票低着头闭着眼睛在过道里打盹的人们,因为自身经历过这种事情,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我也会把我的位置时而的让给他们坐一会儿。在人们入睡后的车厢内显得格外的安静,只有列车员在夜里11点时提醒了我们下一站到哪里的话语,随后便再也没有过来过。

  到半夜两三点的时候总有零零散散的人起来去卫生间,我也很难挣开眼睛再看他们,再到五六点的时候有些睡不着的人已经起来拿着泡面跨过熟睡人的腿,挤过窄窄的过道去接水吃泡面。等到天再亮一点的时候,车厢内已经又是七嘴八舌的乱了起来,一个一人的看似表现精神很饱满的样子。而旁边邻坐的人说:离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准备下车了是啊......一个漫长的夜里,一个难熬的夜里,一个心情激动的夜里都只是为了回家!

  在这一天一夜里,人们就像是在火车里艰难的旅行,路途中经过路过的每个城市的街角,看过不同的美丽风景。

  然而,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火车进站停站下车,然而我们谁也不认识谁,或许今生都不会再见面,却在火车里都给彼此留下美丽的回忆。

  下车之后快速的走向出道口与家人汇合。而我却因家里忙而没上任何人接我,我直径奔向朝往家里开的公交车,回到家中我见到了我许久未见的爸妈,此时此刻我心激动而模糊了我的眼睛。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2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的年画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

  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