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菜根谭》有言曰:“仁人心地宽舒,便福源而庆长。鄙夫念头近促,便福薄而泽短。”

  大唐,玄宗,勤政楼。

  玄宗立于窗边,见窗外一人风度极好,一时兴起,称赞有加,奈何被有心人听去,第二日即被降为华州刺史,后又无奈被诬告。呜呼!是何人如此心胸狭隘?

  李林甫也。

  如此看来,依《菜根谭》所言,此人定为鄙夫也!然,非也。当朝宰相怎能是鄙夫呢?

  李林甫,是玄宗时期在位最久的宰相;然,他胸襟狭窄,最是厌恶才华较自己更胜之人。就连著名诗人张九龄也曾因他而撤职。他在位十九年间因大权独握而肆无忌惮地陷害忠良,排斥能人,朝堂之上,忠臣因他而有事不敢上奏,上奏之前也必先询问李林甫的意见,更何况朝堂之臣本就因他无多才之人,皆为胆小之辈!长此以往,朝堂消息闭塞,皇帝也便真以为百姓安居乐业,无怪乎大唐从此由盛转衰。不可否认,李林甫实乃大唐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春秋,管仲,宫廷中。

  管仲早已觉自己毫无生路,感叹自己满怀诗书,心中早有定国之策却无处施展,如今只有满心遗憾而去。然,这时,只见齐桓公快步下座,亲自为他松绑。震惊之余,竟听见齐桓公欲封自己为宰相。原以为自己是必死之人,虽有鲍叔牙之劝说,但仍旧不免惊讶于齐桓公之胸襟宽广,遂以毕生所学辅佐齐桓公。从此齐国大治,九合诸侯,终称霸天下。

  两相比较,大唐因李林甫之念头近促而失天下,齐国因齐桓公之心地宽舒而得天下。难怪《菜根谭》中说仁人福源而庆长而鄙夫福薄而泽短。

  胸襟宽广的人在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的同时,也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因为他们从不拘泥于过去,将自己困于过去的泥沼中;他们只在意现在,并展望未来。因而,别人的过错终只逝去的曾经,于今日却无太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