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小学写作文1200字 篇3

  在旧居住时,我常到外公家里玩,他的家没什么特别,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猫,它的毛黄白相间,显得颇有层次感,而且色泽也很光滑,摸上去挺柔软舒服的;它的双眼炯炯有神,到了晚上还会发光呢!这样可爱的小猫又有谁不喜欢呢?

  那时的我还很小;它也很小,而且小得很可爱,我常逗它玩,它也很乐意和我一起玩。它最喜欢的就是玩毛线了,我总会把毛线举得很高很高,然后左右不停地晃动,它就用爪子去拨弄毛线,十分有趣,我也乐在其中了。

  和它就像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一样,我忽然发觉,我愈来愈喜欢这只小猫。

  说真的,它的抵抗力很强,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它生病,这一点是不得不令我佩服的。

  还记得有一次,外公买了一些小金鱼,有红的、黑的、银的……种类繁多,令我目不暇接,外公把鱼儿们一股脑儿倒进了那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鱼儿们就在缸里快活地游曳着。过了一会儿,外公说要和我去买烟,外婆也和表姐出去了,于是,家里就只剩下小猫了。

  谁料到我们回来后,情景却令人大吃一惊:小猫竟然把小金鱼们全叼了出来!而且还把小金鱼们“分门别类”:它把红的排成一排、黑的也排成一排、就连银的也不放过……排列得比那石榴果实上的肉还整齐。我们真是拿它没办法。

  几年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长大了。猫也长大了。它那旧日的稚气似乎也淡了许多。和它玩毛线的时候,我左右晃动着毛线逗它玩,它却视若无睹。我想,它大概没有了过去的那份热情和贪玩的心态了。

  一天,门还没关好,猫趁此机会飞快地跑了出去,待到我们找它的时候,它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过了好几个星期,外公找到了它,并把它带了回家。当晚,寒风凛冽,猫显出了一丝忧郁,它钻进了纸皮箱里。后来,外婆将一个火炉子放在箱子的旁边,我疑惑不解的等待着猫出来。过了好几个小时后,就听见了几只小猫啼叫的声音,那声音柔缓而微弱。原来:有好几只小猫降生了!

  大概过了一周,小猫们终于睁开了它们那艨艟的双眼,它们非常小,却有好几种色泽,煞是可爱。

  一天,小猫们在外公家的阳台互相追逐嬉戏,我走过去和小猫们一起玩,它们在地上滚来滚去,非常有趣。我无意中看见母猫平静地蹲在地上晒太阳,它的神情十分安详,我仔细地看它时,它好像在想些什么;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它就对我“喵”了几声,然后就带着小猫们去吃鱼鳃了。我还在阳台里,我轻轻地张开那只抚摸猫的手,只见有几条猫的毛在我的手上,我站了起来,用一张纸巾把它们包裹起来,放在口袋里,我想好好地把母猫的毛珍藏起来,这样,想它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看了。

  后来,猫变得更加忧郁了,因为它得负起做母亲的责任。它的稚气消失了,每天就只知道照顾小猫们,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外公煮熟了鱼鳃给猫们吃,母猫从来不和小猫们争吃,有时就吃小猫们吃剩的,有时甚至不吃。它在我的心目中变得伟大了,也许这是对母爱的一种崇敬吧。

  过了几个月,表弟吵着要养这只猫,于是外公便迫不得已地“连本带息”地给了表弟。那时,我看见了噙在外公眼眶里的泪水,就在泪水夺眶而出之时,他却赶紧用衣袖把泪水抹掉。此情此景,也令我的心头油然涌起了一阵酸楚。

  又过了几个月。某一天的下午,母猫在生了好几胎后,无缘无故地死在表弟家附近的一块草坪深处。至于死因,我们无从考究,我认为它绝非死于非命,因为在它身上并没有发现一点儿受伤的痕迹。

  我沉默不语,伤心地转过身去,沉沦在旧日与母猫嬉戏的欢乐情景中……模糊泪眼里,夕阳的余辉洒在母猫的身上。外公家的猫就这样走过了一生。我想:它也不枉此生了吧?起码,它活得有价值、有快乐、有趣味……

  蓦然回首,只见它很安详地侧躺着、舒展着四腿。我默默地祈祷着:它一定是睡着了……

小学写作文1200字 篇4

  有一个寓言也许你早已听过,但是,我们所有的“寓言智慧游戏”却都要从这个“关于寓言的寓言”里开始,所以,请你耐心地听我再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然后我们一齐来说说这个“关于寓言的寓言”,再接着我们的“教育智慧游戏”。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来勇敢地面对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难。

  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蚂蚁!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蛮干一气了——我是个人,是个有头脑的人。”果然,他变得理智了,他果断地放弃了原先错误的决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个人也一直观察着这只蚂蚁,他听到这两个人的话,就去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蚂蚁,为什么他们两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想反;他们得到的启示迥然而异。可敬的智者,请您说说在他们中间,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

  智者回答:“两个都对。”

  问者感到更困惑了:“怎么可以都对呢?对蚂蚁的行为,一个是褒扬,一个是贬抑,对立是如此的鲜明,您是不愿还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智者笑了笑,回答:“太阳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夜晚投洒光辉,它们是‘相反’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太阳和月亮究竟谁是谁非?”

  是的,所有的意义就全在这里:我们的这一百个寓言只不过是那只在光滑的墙壁上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滚落下来的蚂蚁。我们的解读,也不过是第一个的褒扬和振奋,或者是第二个人的贬抑和反思。但是,我们希望你是那个智者,能够看到这只寓言蚂蚁中全部的奥秘,而不要成为那第三个人,他不能自己从故事本身中得益,而只能听从他人的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试图在为每个寓言打开一道门,让亮光透进来。但显然,这里并不只有一道门,它可能还有更多的窗户,更多的门。你可以也应该看过这道门后,找到你自己的门和窗户,进入那寓言的智慧深处。

  譬如这个故事,有一个人打开的窗户里透入的是这样的光亮:教育,也不过是在“执着”与“变通”之间寻找一条最合适的道路。我们该教会学生坚持到底,还是灵活变通呢?

  而另一个人,也许他会这么说:第三个人的错误,正在于他采取了过多的思考而不是行动。行动,无论是第一个人的朝一个方向前进,或者第二个人的选择一个新的方向,他们都将寻找到所需要的新的奶酪。我们不要停留在原地一味地苦思冥想,徒劳地讨论哪一种教育最有意义,却白白地错过了孩子们受教育的`黄金时间。讨论一个月的识字教育有没有意义,不如用一个小时去教他识字,或者选择让他绘画和唱歌……

  是的,他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打开了自己的窗户,让自己智慧照亮了一个死的寓言。

  怎样使一窝蚂蚁发生动乱

  一个小男孩从生物课上得知,蚂蚁是通过气味相互辨别的,如果它们中有一只死了,其它的蚂蚁就会把它的尸体搬到公墓去。

  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先找到一些被太阳晒干的死蚂蚁,把它们搓揉成粉末,再将这些粉末装入一个喷射器里,喷射到正在蚁穴放哨的蚂蚁卫兵身上。

  过了几分钟,洞穴里的蚂蚁倾巢而出,扑向卫兵,要把它们拖到公墓去。卫兵们当然不干,奋力反抗。但是洞穴里的蚂蚁源源不断地爬出来,越来越多的蚂蚁向卫兵扑过去……一场动乱就这样发生了。

  原来,蚂蚁卫兵沾上死蚂蚁粉末后,其他的蚂蚁就认为它是死蚂蚁。

  其实,人类也经常在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