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 篇1

  春末夏初的早市儿上,那对儿暮年夫妻,如约而至。前来叫卖自家种植的小菜,顺便叫卖幸福。

  老爷子腿脚麻利的蹬着倒骑驴,车上装着少之又少的几筐小菜固。依然带着他的老伴儿。

  老地方,就在街边的那棵柳树下。老爷子忙着从车上往下卸菜。老太太动作缓慢的挪下了车,颤颤巍巍的将编织袋往地上一铺,然后盘腿坐上去,栗色褶皱的双手反复数着提前备好的一叠零钱。从她略显呆滞的面孔及僵硬的数钱动作,看得出她大脑的状态不是很好。

  老两口卖菜与众不同,老爷子坐在倒骑驴的车厢板上一边看着街景,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叫卖着:“卖菜了!卖自家小院儿种的多种小菜了!”他卖的小菜不扎捆儿也不装兜,还不称重。就各自抓出一小把儿,打个样儿,放在马路牙子上,任买主按照样品的数量多少自己去抓。这些小菜有个明显的特点,长势不够水灵,仿佛在配合卖菜人的年龄,虽苍桑却也蕴藏着浓浓的生活味道。小菜的品相虽不是很好,看得出绝对的没上过化肥,甚至农家肥。纯粹的自然生长,就如同老人的生活状态,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每年老两口骑着倒骑驴出来卖菜都是这样,就像如今的某些商业大片,形式大于内容。意不在能卖出多少菜,能赚到多少钱。况且这般季节这样的小菜也卖不上几个钱,只图个开心。全当开自驾车出来旅游,捎带着叫卖幸福。

  老爷子见围拢过来的人不少了,就惯例的伸手指一指席地而坐的老伴儿。说:“她都八十六了!我今年也八十二了!比我大四岁。那年她二十一我十七,我俩结的婚。过一辈子了,都没红过脸儿啊!。不容易啊!”老人给顾客抓一把小白菜后接着说:“我们老辈儿人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早上吵架,等不到下晚就离婚。”老爷子弯腰把刚收到的一元钱交到了老伴儿手里,起身接着说:“俩人凑到一起就是个缘分,要多牵就。现在她耳聋,脑袋也不好使。家里的活大多数都是我来干。”说着老爷子把一个小屁股垫子给老太太垫上。“这些小菜都是我种的。我俩儿吃不过来,扔了又白瞎了。不在乎卖多少钱,就一元钱一堆儿。谁要买就自己抓,嫌少就多抓一点儿。自家产的,不像小贩子嫌个称高称低的。” 当有人问起他卖的小菜怎么不扎捆儿时,老爷子说干不动了,又不能找人帮忙。说到这里老人有一些激动。“现在的人也不知道都咋的了,眼睛里只有钱。住了几十年的邻居帮个忙也得掐点儿,一小时二十五元。我这点菜若是找人帮忙,还不如拿到市场上送个人情算了。”

  这时有人出于好奇问老人家有几个儿女,家住哪里。老人不无骄傲的说:“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都大学毕业了。儿孙们都住楼房,要我俩也过去住,可我俩住平房住习惯了,不想搬过去。住平房多好啊!既方便又接地气,不易生病。再说了,国家每人每月发给五十元钱,儿女们又时不常的再给我俩几个。我俩身体又没有太大的毛病,现在也能动弹,不想过早的给儿女添麻烦。”

  不一会儿,老两口带来的小菜就在老爷子的讲述中热热闹闹的全部卖完了。

  老爷子把空空的倒骑驴停在了马路上,向一言未发的老伴儿喊道:“把钱踹在衣兜里,上车,咱们回家了!”老太太可能是坐得时间久了,腿脚有些不灵便,站起身来有点儿一瘸一拐。老爷子赶紧上前搀扶着,又掸了掸老太太身上的土,然后两人坐上了倒骑驴。

  临行前老爷子冲着买了他小菜,却不肯离去的人们高声说:“哪天我们还来!”然后又略有所思。“可也他妈没准儿,上了年纪了,今天不想明天的事儿。”

  老人的倒骑驴渐行渐远,我的的思绪也随之远去。只花去一元钱不仅买到了绿色自然,买回了勤劳豁达,买回了温暖,买回了幸福,也买回了思考。

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 篇2

  前些年有这样一个笑话说: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民讲自己的理想,说如果有一天他当了村长,全村的粪就由他一个人拾。说时,洋溢着一脸的憧憬与幸福。

  现在,这样的笑话可能流行不起来了,但农民的幸福感,仍然与城里人的幸福感完全不同。

  小时候过春节,母亲总说:“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于是,烧了一碗热水,洗湿了我乱蓬蓬的一头黑发,一把老剃头刀就呼啦呼啦地刮将起来,说是剃光头,其实是剃成了茶壶盖。出得门来,一脑门的轻松。后来才理解,剃个光头,那就是农民的精神面貌。

  过年能杀头猪,不管大小肥瘦,那可都是欢天喜地的事。但这肉可不能都吃完,父亲还要扛了一根猪腿到集上去卖,然后买回来三五个纸炮、一副春联、两张门神,还有一把水果糖、几尺花布。

  有了这些货,“年”就更像“年”了。

  那时,我还不知道城里人怎么过年,也不知道谁家过年还会比我们家的“年”更幸福。

  后来,我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农民”,老听城里人讥笑乡下人:“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起初,我很是疑惑:有土地种,有耕牛养,有老婆疼,有孩子爱,温暖的炕头上一幅天伦之乐图,难道不幸福吗?要是这算不上幸福,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人要逃离城市的“幸福”生活和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场而来到乡下,去过田园生活呢?比如陶渊明,放着县太爷不当,就要跑到乡下悠然见南山去了,在城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却为了乡下的一把米累弯了腰。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理的感觉,它甚至与收入和物质、环境条件无关,它只与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有关。穷人有穷人的幸福,富人有富人的不幸。

  早在1950年,美国的两位社会心理学家默顿和凯蒂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美国空军军官的晋升要比陆军高许多,可是,空军军官反倒更为不满。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概念———相对剥夺感,指当人们选择了某一个参照群体之后出现的感受。

  幸福的参照物很多,可以选择与别人比或与自己比,可以选择与自己的过去比或与自己的未来比。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来自他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人比,甚至与周围不如自己的人比,与自己的过去比,或者与自己的父辈比。即使与城里人比,也是拿人家的劣势与自己的优势比,比如城里人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多,经常受到下岗的威胁,而且在单位竞争激烈,甚至有些人在单位勾心斗角,追名逐利,活得太累等等,而朴实憨厚的乡下人则没有这么多顾虑,他们思想相对单纯,对变化了的生活一直怀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可以满足于一袋烟、一壶小酒,甚至满足于今天早上他的老牛吃上了一把嫩草。一场好雨、一茬庄稼的丰收,都使他们感到城里人无法体验的幸福。更何况他们从来都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他们不会把吃苦受累当做受罪。

  甚至我有时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发表在蓝天白云和宽广的大地之间,任何绘画都画不出一片麦浪的动感和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的清香,任何书法都无法达到山顶上一棵老树的苍劲,任何一首诗都没有农民的镢头抒写在大地上的句子那么坚实深刻,任何音乐都无力表现一片豌豆在阳光下爆裂的美妙。我还可以说,一个农民就是一个将军,他指挥着一场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持久战。农民的成就感最大,他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

  但有时,我也感到农民的幸福感,来自于万不得已,甚至有时是一种就范。农村还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农民还有那么多的难处,但有幸福感的人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人,他们一定是一群乐观向上的人,他们与怨天尤人、满腹牢骚者格格不入。我相信幸福是可以传染的,幸福是可以扩大的,农民是些辛苦着、劳动着并快乐着、幸福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