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品】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六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饺子是北方人喜爱的食品。“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在北方人心中是团圆、幸福、尊贵的象征。对于饺子,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父亲最爱吃饺子。

  现在饺子是百姓餐桌上的平常佳肴,但是是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饺子是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贵客才能见到的稀客。回忆里吃饺子的情景,我们姐弟五人闻着香味就开始争论,母亲忙着包饺子煮饺子,父亲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许诺:以后条件好了,一定让你们每天吃饺子!记忆里那争着抢着的饺子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了。后来经济条件好转,我们不再争着吃饺子,才发现每次剩下的饺子都被父亲承包了,母亲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其实父亲最爱吃饺子,那时候为了让我们多吃一点,父亲总是吃的很少。

  母亲包的饺子真是好吃,薄薄的皮,香香的馅,荤素搭配,肥而不腻。每次吃过后,都感觉余味未尽,父亲就会带着满足的神情夸赞母亲的厨艺,母亲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欣然接受父亲的赞美。节假日里,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父母亲手为我们包的美味饺子。

  我20岁那一年,毕业分配回到家乡小城工作,父母专门包了饺子全家人一起庆祝。也是这一年秋天,病魔带走了母亲。这个家顿感支离破碎,大姐二姐都己成家,三姐远在山东,弟弟在乡下工作,剩下我和父亲守着这个冷清的家。家里没有了饺子香味,也没有了欢笑。我和父亲分工,他做午饭,我做晚饭。每周里,中午下班我都能吃到父亲做好的不重复的午饭。但是晚饭实在有些为难,因为我还真没有独立做过饭。我们姐妹上学期间,父母不要求我们学做家务,只让我们专心读书。在我们高中毕业的暑假,才是强化学习家务的时机。因为有父母和姐姐的宠爱,加上贪玩,我一直没有好好学做饭,总觉得学习的机会好多。母亲走后,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我做饭时他静静地在客厅看电视,接受我的咨询,不再去厨房帮我。我手忙脚乱地在厨房忙活,手不是被切伤就是被烫伤,和着眼泪端出的饭总是得不到父亲的表扬。

  有一天下班,客厅里没见到父亲,走进书房,听到父亲低沉的声音,他对着母亲的遗像,轻轻地说:“老伴,你怎么一个人先走了啊?说好了要一起养育孩子的,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啊!还有两个没有成家,她们以后要为人妻为人母,要学会做饭持家啊!不是我不心疼孩子,我也没有办法,要是你在多好啊……”那一刻,我的眼里满含泪水,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不再怨他心狠。几个月之后,我学会了做各种简单的家常饭,不再手忙脚乱,偶尔也能得到父亲几句夸赞。

  有一次,父亲叹道:好长时间没有吃饺子了。我们都转过了头,我知道我们都想念母亲了。我决定那个周末挑战这个难度系数比较大的饺子。从清晨八点开始,我上街买肉、买菜、回家和面、洗菜、垛肉、调饺子馅、擀饺子皮到最后包好饺子,时钟指向十二点,整整一个上午。我第一次感悟到原来美味的饺子需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劳动。第一次吃我独立包出的饺子,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饺子的味道,只记得当时心中五味杂陈。从此,我学会了包饺子。不忙的周末,我也会包好饺子,叫上姐姐两家人一起回来吃饺子,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家里也有了几分母亲在时的味道。

  我和父亲一起生活的五年,在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都会包饺子,会感到母亲与我们同在,我们不再孤单,心会跟爱一起走。我有了自己的小家,父亲也会过来看看,我也会给父亲包饺子,接受父亲的批评和建议。父亲常说:饺子,本是一种很平实的食品,就是肉、菜、面组成,只有用心精心,才能做成美味佳肴。

  父亲的话,一直印在我的心中。多年以后,经历岁月的磨砺,我已经成为娴熟的主妇,也能包出各种美味的饺子。只是父亲再没有机会吃到我亲手做出的饺子了。

  又是父亲节了,喷香的饺子勾起了我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心香一柱祭双亲,祝愿天堂里的父母幸福吉祥!

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父亲在我心中,是一座山,挺拔而坚毅,眼泪却代表着软弱和优柔寡断,两者看似不相关联,但正是因为这两者的结合,才让父爱迸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从小到大,我印象中的父亲便坚强刚毅,严肃而认真。他从来不多过问我的事,表面上甚至有些漠不关心。我一直努力着,每个学期我都捧着鲜艳的奖状回来,期待着他的表扬,哪怕是一个微笑,然而我每次都收获的只有失望。

  我从没有问他要过什么,没有要求过什么,哪怕是买个很小的东西、实在需要的东西,我都尽自己力量想办法完成。那年,我在外求学,每个月得到国家50元的补助,这些钱仅仅够我勒紧裤腰带吃饭。

  二年级的暑假,我和同学约好要利用暑假打工,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虽只到徐州,眼睛还是有些不够用。但很快,那种新鲜感便淹没在枯燥的生活。

  炎热的夏天,低矮的屋子,屋内电风扇呜呜地转着,有气无力的。屋顶黑得发潮,潮得长毛。墙壁上挂满了没洗的,脏脏的衣服。一股一股掺杂着霉味的气体扑面而来,真的难以入鼻。队长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某某,是个大学生,来打工的。就住在这个屋,照顾一下。”他们端着碗,吃着碗里的饭,猛地抬起头,我看到他们那朴实的脸,憨厚的眼神,不知道他们眼里的神情是惊奇还是赞扬。

  夜晚来临,屋里已经没有位置,我只好在两张床的拼接处,凸起的床帮,异样的味道,让我真的无法入眠,但他们早已鼾声四起了。我轻轻地起身,打开我的书,在那微弱的灯光下读起来。那一夜,几乎无眠。

  接下来,繁重的工作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给机械厂补漏水的屋顶,调和那黑黑的巴油;撬开水泥路面,重新平整;带上口罩,钻进沙枪库,把沙子一锨锨铲出来……最难过的是盖厕所挖地基,老天作对,第一天挖好了,一夜的雨将泥都冲了回去,第二天接着挖出来,第三天又回去。年迈的长者们爱惜我,看着我的起了水泡的手,让我少干些,但我不能让他们因替我干活再多受些累。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我含着泪告诉自己,别人能承受的我也能。那时的我,真的非常想家,但却没给家里一个信儿,我怕家人因我而牵挂。

  晚上,拖着沉重疲惫的身体,爬到那垫人的床上,睡意很浓,却无法入眠,是那无限的对家的思念。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屋子外边,在一个大大的电线杆下坐了下来。草丛中的蛐蛐唧唧地叫个不停,是那么悲凉,没有了往日的欢快,路灯也是那么昏沉,奄奄一息似的。我静静地坐着,体味着夜色的孤独。旁边的'高楼上,一块块暖融融的玻璃窗,灯火通明,电视声清晰可闻,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多么温馨。不知过了多久,才发现脸上满满的全是水,我自己也不清楚那是夏夜的露水,还是想家的泪水。

  想家的感觉是那样锥心,一天、两天、三天……半个月,一个月,一个月半……时间在煎熬中度过。

  一天中午,我正和他们站在高高的厂房顶,拿着木棍搅拌着巴油,用剪刀剪着纱布,细心地补着屋顶。这时,队长冲我大喊:“某某,有人找你!”我感到很是惊奇,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怎么会有人认识我。我匆忙下楼,瘦小的父亲和哥哥站在不远处,我看到了他们,鼻子一酸,真想立马扑向他们。父亲从上到下一遍一遍地看着我,看到我那身灰色的校服上沾满了黑色的巴油,哥哥没出声,眼泪却刷刷地掉了下来。

  “怎么出来找我不跟我说一声。”“为什么不告诉我地址,徐州我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这。”

  ……

  “咱回家吧!”寒暄了几句后,父亲突然对我说。

  一向话很少的父亲,声音颤抖,那话似乎是从喉咙深处发出来的。他转过身,瘦弱的肩膀显得特别无助,一起一伏的像是在抽泣。我看着他的背影,泪水在眼里打断。我走过去,轻轻地扶着他的肩膀,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如此近地扶着他。我说:“爸,没事,我不好好的吗?活不累!”

  我带他们到我住的地方,我父亲刚到门口,看着屋里的情景,没有说话,眼泪顺着他那瘦瘦黑黑的脸庞流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哭了,我终于控制不住哭出声来,哥哥也哭了。父亲坚定地说:“不干了,咱们回家。”就这样,我结束了那个难熬的打工生活,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