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五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姥姥的粽香——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

  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姥姥包粽子认真细心。包好的粽子,养眼养胃又养心。

  往年,端午节前几天,姥姥就张罗买苇叶、糯米。苇叶买回,要“打”苇叶,所谓“打”就是把苇叶一片片码齐,浸在水里泡一天使苇叶更平整而有韧性。米得稍泡会儿,边淘边泡。等苇叶泡得了,米也淘好泡好了,才能开始包。包粽子也很有讲究,姥姥包的粽子四个角六个面很标致特立体。苇叶包成,麻绳捆绑,结结实实美观大方。

  粽子包好同鸡蛋一起上锅煮,通常煮两三个小时,闷一宿。吃姥姥包的粽子得有耐心,忍得住馋,头天煮的粽子,第二天早晨才能吃。可一旦开锅就是色香味俱佳!

  开锅,清香四溢,绿色蒸腾。那种绿不像翠那么耀眼,它平实柔和。粽身的深色麻绳是暗绿,芦苇叶是深绿,鸡蛋被苇叶的青绿涂染深褐色略有斑驳的绿。绿,水墨画般渲染,瞬时使你的眸子清灵如水。苇叶的清香,浓郁的甜丝丝的米香、淡淡的蛋香扑鼻而来。忍得住,你就等到把粽子剥开放碗里,撒上红糖,用筷子夹开一小块,仔细品尝。馋得受不了,就用苇叶当碗,剥出一角咬一口,一口一口,苇叶全剥开了,粽子也吃完了,吃得嘴粘手粘。

  粽子很大,吃完一个即饱。可那浓香让人肚饱眼不饱,眼饱心不饱。此时,姥姥就把剩下的粽子分分,一些让我们拿回家慢慢吃,另一些分给周围邻居们尝尝。

  妈最爱吃粽子,姥姥每次分给我们家最多。她还特意给妈买了个大竹篮,年年包了粽子,都让妈拿着篮子回家盛。我们给篮子取了名,叫“粽子篮”,而我们家的“竹篮粽”也出了名。妈常常遵着姥姥的叮嘱,把粽子分分,让身边的人都尝尝。端午节时,我家的邻居小孩看见我们的“粽子篮”,都感到无比兴奋。

  每年端午节,姥姥的邻居、朋友们,她的儿女们,她儿女的邻居、朋友们都多多少少能吃到她包的粽子。多少年,我们周围的亲友都唇齿留香。

  姥姥的粽子香香糯糯“走四方”,姥姥的粽香散布最广最远最深,在我们的记忆中常留不忘!

  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个不是深怀着自己的一份孤独,或许一个人并不孤单,一个没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单。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张口,我怕一张口,那些深隐的念便碎成了泪,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觉又浮上了心头。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东西忽然变得模糊不清,你记不起曾经与某个人在一起的细节,只是感觉一切恍然如梦。

  爱有时候只是某个阶段,我们却将其假想成了一生,我们的心啊,为何如此的彷徨,原来我们一直都在离别中。

  我们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放弃,却做不到对一个人忘记,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时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几多无力诠释的清愁,却不能够再与一个人重新认识,重新开始一次。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亲近或许就是明天的遥远,如梦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间留下一抹惆怅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经走失了谁,人生的河流里淹没了多少勇敢的执念,爱总在最深时落下交织的帷幕,我们已不敢向那个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许冷漠与薄凉,才是分开的两个人最适应,最恰好的温度,我们已经无法再酝酿出那些突然的温暖,我们的心已经无力再承受那样猛烈的撞击。

  错过,却不再期待新的遇见,多年后依旧在反复问询自己的心,我究竟爱过的是那段时光,还是那段时光里用心陪我走过的人。

  错过的人,即使还在心底千百次的忆起,却只能说与文字里的天涯海角听了,我已经不敢在一个人的心里,拾取一份仿若当年的在乎……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每年的端午节,在宝塔下面的捞刀河面,要举行龙舟赛。比赛双方是:靠山边的袁姓村民与河对面的、我姑婆家所在村一带的李姓村民。听说久远以前,这里春季常发大水,“河伯”乘机将两岸的禾苗都吃光,附近村常闹饥荒,但自从有了龙舟赛,村民借机拜祭河伯后,变为年年丰收。很多年以来,端午节的龙舟赛都没断过,既防发大水,又纪念了诗祖屈原。

  我们沙山袁也是这里袁姓的分支,共一个祠堂祖宗的,所以有时也会有身强力壮的大汉被选中做划浆水手,其他人也会出钱或做啦啦队拥跃参加。端午时节,是我们当地的雨季,捞刀河洪水高涨,堤边只剩小部分青草和树林,沙滩和泥沼地被大水封盖住了,河面上被风吹起长又宽广、泛黄的波澜。节日上午十点左右,宝塔下面河边的青草也不见了,一眼望去,都是密集的青壮年为主的人群,将两公里左右长的两岸河堤的斜坡和堤岸人行路挤得水泻不通,数量有上万人,一片欢歌笑语,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人群中有农民,学生和各单位的职工,他们上半身大部分是纯白色的确凉衬衫或是白底花衬衫,下半身各有各的“精彩”,时髦一些的姑娘也有穿花裙子的,脚下有的穿凉鞋,有的打赤脚,手上有的拿把纸伞,颜色有红色、绿色、黄色,打“洋伞”的也有,也有带草帽或斗笠的。既有眉飞色舞的小男青年,也有斯文害羞的山里姑娘,还有很多小商贩,有贩卖桃李的、冰棍的,有现炸现卖油坨油条的,有卖热肉包的,还有算命的,摆阵玩小游戏的,摆残棋局的。

  天空中的远处飘来堆堆云彩,一时紧集在宝塔尖的四周,朵朵缓缓转动,和岸边的人山人海一起,倒影在早有宝塔身影的河水里,像是“龙宫里”盛大的庆典,虾兵蟹将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有很多小男孩在拥挤的堤岸上被限制了活跃的拳脚,干脆跳到宽松些的河里去游泳、抓鱼,更为痛快。我和二哥受到他们的“感染”,也来瘾了,在相信自己不错的“水性”前提下,也只脱了上衣,跳入有些生疏的急流中,奋力往河中心游一段后,被急速流动的大水冲回到岸边来。躲在河边水草里的小鱼虾,见岸边如此多人,受到了惊吓,再加上被小孩们在水中追赶后,更加不知所措,乱冲乱跳到水草上和岸上来的都有,水草也有些“慌神”,是推动身边的流水快速通过?还是挽留、截停在自己身边?拿不定主意,畏畏缩缩,一时伸直了“手脚”,一时又弯着“身子”。

  突然河的上游处传来三声惊天动地的炮响,接着是鞭炮齐鸣和有节奏的锣鼓声,顺着响声望去,已见到远处河中心有两条龙舟出现了,慢慢锣鼓声渐渐增强,龙舟越来越近了,快到我们眼前才看清:每只船上有二十个划桨的大汉分坐船的两边,船前头一个在敲锣,中间坐着一个打鼓的,后面站着一个掌舵的。水手们跟着锣鼓的节奏,在奋力划桨刮水。袁李两大宗族的船只相隔很近,咬得很紧,经过我站着的正前方时,掀起巨大的波浪,拍打着河岸,游水的小孩们在岸边追赶着龙舟,河岸上的男男女女们,被来自水上奋进中的一对龙舟上震憾心房的锣鼓声包围了,都瞪大眼睛,盯着细长而华丽的龙舟,最大限度地看清和“映记”从前面飞速划过时的每一个细节,紧跟着目送远离。

  龙舟经过宝塔下的深潭时,住在水底下的河伯也和他的“客人”一起,为人间的热闹场面喝彩,为水手们加油。龙舟继续向前,一直冲到桥底,绕桥墩一圈后,又转头逆水往上游了,水手们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韧性。完成了多次的来回表演,赢得两岸河边上万百姓的掌声,也赢得了河伯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