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祝福那些过年不回家的人们。

  春节将至,游子归心似箭,纷纷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和特殊职业的人群,如环卫工、售票员、保安、服务员等却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而对于这些不准备回家的人们来说,异乡越来越重的年味让他们思乡的情怀更浓,“每逢佳节备思亲”、“父母在,不远游”等脍炙人口的思乡诗词都难以言表他们心中那份沉沉的乡愁。我们在此祝愿这些不回家的人们在兰州能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为节省车费过年不回家。

  小石是安徽人,在安宁桃海市场一带卖烤红薯有七八个年头了,已经有两年未回家过年了。原准备今年回家过年,可是一想到来回买火车票要花几百元钱,他便有些舍不得,于是便放弃了回家过年的念头。小石家里共有6口人,两位老人、妻子和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五年级,小的上三年级。平常两位老人在家里照顾孩子,妻子一人务农,他在外面卖烤红薯挣钱补贴家用。

  小石告诉记者:“回家过年来回车票就得花几百元钱,这几百元钱我可以给两个孩子买几套新衣服和好多好吃的东西。所以能省的地方就得省,不过每年的除夕之夜一个人在租住的房子里听着外面喜庆的鞭炮声,想想年迈的父母和孩子,心里真是不好受呀。”

  不能“衣锦还乡”不想回家过年。

  许多年轻人在异乡闯荡时总带着要“衣锦还乡”的情结,这种情结往往会成为其奋斗的动力,但在还乡途中也会成为一种心病。小马是庆阳人,从甘肃政法学院毕业已经3年了,但还是没有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在某单位干着每月1200元的临时工工作。而最近受金融危机影响,单位的效益不好,他又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所以一想到回家后众亲友的“眼色”和“盘问”,他便感觉如芒刺背,心里很难受。再加上自己已经28岁了,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轮番说教,催促他尽快找个女朋友,成家立业。甚至还会强迫他去相亲。

  “想起这些事,心里就烦,不想回去。可又一想到除夕之夜家里那热腾腾的饺子和父母每次打来电话时那期待和哀求的语气,便有些心动,很想回去。唉,就要过年了,可我还没拿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说着话,小马脸上已经有了戚容。

  为让大家过好年舍小家为大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年夜饭放到了酒店、饭庄,而酒店的生意在这时候也就变得最为火爆,在年前几个月,很多大酒店便已经被预订一空。与此同时,很多服务员、保安也就没法回家过年了。西关某酒店服务员小姚告诉记者:“作为酒店服务员,过年我们是不能回家的,如果服务员都回家了,那些订餐的顾客便没法在酒店吃年夜饭了。所以为了顾客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我们只好放弃回家。可是每次看到别人欢聚一堂,我便很牵挂父母,前两天妈妈打来电话听说我不回家,语气就变得特别失望。‘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心思我都能理解,我哥哥在外地上大学,今年过年也不准备回家。家中只有父母两人,他们肯定很寂寞。”

  今年30多岁的张女士和丈夫都是环卫工,虽然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团聚节日,但她和父母、孩子却不能团聚。“我的孩子今年10岁,一直在皋兰姥姥家住着。前两天他又打电话来问我过年回去不。虽然我们都很想和孩子一起过年,但是我们去年已经请假过了春节,今年就应该让别的同事回去过年。在过年这段时间里,城市的'卫生工作更需要有人来清扫,如果我们都回家过年了,那马路上就会脏乱不堪,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也给兰州的形象抹黑。所以只能委屈孩子了。再说了,春节期间单位给我们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年前领导们还会给我们送慰问品,另外还组织我们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是放些电影让我们看,所以说在兰州过年和在老家过年都是一样的,同样会感受到家的温暖。”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湖北团风人春节的第一餐是喝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是要吃鸡爪的,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市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新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新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