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母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所以今天是母亲节。

  早晨起床,先为母亲冲一杯热腾腾,纯香的豆奶, 看着她喝完,然后带着女儿赶到花屋,在用鲜花装点的花屋中,今天的主角——康乃馨显得格外的醒目,大红、粉色、黄色、白色、花的,各种颜色的花儿互相簇拥 在一起,细细看来,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香气袭人,也没有白合的高雅、清香。她们拥有的只是平凡的容颜,但正是这种平凡的、自然的可以亲近的 花,才被世人用她来比喻母亲。和女儿精心地挑选了三束,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带了回来。

  第一束是大红色的,她们漂亮地被粉色纸呵护着,我将这束花 送给和她们一样,有着鲜明性格的女人——我的婆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粗人,但正是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在我们婚后,在大家生活习 惯和生活态度都不太一样的环境下,使得不太会和人打交道的我,对新的家庭没有太多的陌生感和局促感,很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家。在我女儿刚出生时,面对新的生 命,我感到无所适从,就连抱孩子这样简单的事情我都不会,因为孩子太软了(当时感觉和面条差不多),不知怎么样才可以把她抱起来。一直患腿疼的婆婆在医院 照顾我,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给孩子打包,怎样抱孩子,怎么喂孩子。当我不小心把我的腿弄脏后,婆婆立即打来了温水,给我擦洗腿和脚,从长大成人后从没人这样 为自己擦洗,所以这副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一直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包容和关爱。

  第二束是白色的带着紫色边的康乃馨,在最中间是 一朵红的玫瑰,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她们被绿色的纸衬托着,我要把这束花送给和她们一样散发着清香的淡雅女人——我的婶娘,我称她为娘。我的父母离我比较 远,娘经常告诉我,有什么事就找她去,直到前段时间我生病以前,我和娘一直都是如水一样的来往着。当娘最终知道我生病后,每天都来看我,眼里满是忧愁和不 安。住院后娘说她家离医院比较近,我的饭她来做,于是每天娘和叔就来往于医院间,和老公轮换着照顾我,手术前后不让进食喝水,嘴全都起了皮,娘就用棉签沾 水轻轻地为我擦拭嘴唇。后来,朋友来看我时,告诉我说我刚一进手术室,娘就在外面哭起来,感觉好像是她自己的女儿一样,我的眼又一次模糊了。娘和叔那几天 大部分时间除了给我做饭和回家睡觉就都在医院里陪着我,一次听朋友说她上一次生病出院时,特意换上了大红的衣服。第二天娘给我送来午饭后,说他们有点事, 就不陪我了,结果下午再来时,手中多了一个纸袋,里面是一件大红的毛衣,娘说:“出院时,咱也穿上红毛衣。”在那段日子里有太多的感动,有来自朋友的,家 人的,但最多的是来自娘的,她充满关爱的眼神,在走廊里响起她急匆匆的脚步声。

  第三束花是粉色的,配着几枝白色的满天星,这束平凡而充满温馨 的花送给第三位女人——我的母亲。当女儿将这束花递给母亲时,她接过花:“好漂亮!”“今天是母亲节,祝您节日快乐。”母亲回过头来看我“花这么贵,你又 浪费钱……”虽然她这样说,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劳,现在她的身体已不允许她再这样做了,所以我和弟弟往往有什么事的时候就 会瞒着她,不希望有什么事来伤害她。虽着年龄的增长,我却越来越觉得离不开母亲,需要母亲,不是生活上离不开,而是一种心理需要,我想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好 好的爱母亲,去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有时打电话父母不在家,手机又打不通,就会非常着急,他们到底去哪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出什么事了,真到接通电话后, 确知平安时,我才会放下心来做别的事情。

  其实现在我只需要母亲健康、快乐地生活。

母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又至母亲节,我恍然若失。

  昨天,昨夜,窗外有微微的风,树下有沥沥的雨,当是在为我的母亲缓缓弹奏温柔而悠长的安眠曲。

  细细算来,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两百五十二天了。躺倒数月的坚强的母亲,终于还是去了那个地方,从此远离病魔,毫无痛苦。母亲是否有遗憾?按照她的说法,她是去了天堂,到了极乐世界。然留下父亲一个人,时常呆呆地深深地想念,想念他们风雨六十三载的相濡以沫和相敬如宾,想念共同经受苦难却矢志不渝,想念超过一甲子并不平顺和富裕的共同生活。母亲的遗容被父亲挂在床头,特殊的日子,就郑重摆在堂屋正当门的桌子中间,我们回家第一眼就看得见。也许母亲热了,所以微风吹拂;想必母亲渴了,一场初夏的雨落下。

  天明前,风渐息,雨已住。那就早早回家陪陪老父亲。母亲泉下有知,以为也是在陪她,她仍会微笑,欣慰地说,你们都长大了。她不用担心,家里的一切,父亲会向她娓娓诉说。

  父亲的小型脚蹬三轮车是他行路的工具,类似一副拐杖。父亲因多年种菜买菜养家,拉着架子车走了太多的路,吃了太多的苦,留下了老寒腿的病,虽不太重却偶有发作。父亲一个人的跟班儿,也是他如今平时的伴儿,那条小体型憨憨的黄狗,平时总跟在父亲三轮车的后面或左右。它不怎么爱大叫,甚至很少听到它叫声,更没有过狂叫和吓人,温顺的就像这初夏的暖风。见到我们回家,这黄狗有时有些含羞躲在一边,有时也围着我们转,嗅我们的裤腿舔我们的脚尖。如今父亲有条件享用更好的营养和食品,但父亲坚持一个人做饭,父亲只能吃些煮的烂烂的容易消化的面食和菜蔬。这狗儿就容易得便宜,能吃到好多好的东西,长得肥肥的,就更温顺可人。

  父亲的小马扎儿,总是与车随行。望见父亲时,他就坐在离家不远新修的文公庙的南墙下说话,阳光暖暖的,小黄狗卧在他身边,一旁停着那辆枣红色的三轮车,这景象看来很闲适。我们都不止一次劝慰父亲,希望他想得开,不孤独在家,常出来转转,常和前后街的几个老人说说话,了解一下当下的社风民情,适当凑一下热闹,便心情轻松,能把身体养得好好的。父亲还真的不错,应是参悟了人生,身体好像比伺候母亲时强多了。父亲反倒安慰我们,说你娘也算高寿,一辈子积德行善,走得安好放心,这就是修来的是福,说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我会很好的。

  父亲老远就看见我们,并不答话,旁边的人也指给他看,意思是说你们家的人来看你了。父亲慢慢收起马扎儿,朝大家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要离开,然后慢慢推车开始回家。我们就慢慢跟在后面走,问父亲还需要什么。他像自说自话:“需要什么呢?什么都有。”

  楼房渐渐成了农村建筑的主流,而且高度不断攀升,水泥地面也坚硬地遮盖了院落里的黄土,很少照得下来阳光。我家老屋依然在,院落底色陈旧,院里还种了几种青菜,两侧老树枝繁叶茂,这才是情怀里老家独有的气息。老房子虽有破损,早几年修缮后还算坚固,父亲说他正适合住这样的房子,一切都熟悉,样样接地气,有农家的味道。我想最要紧的是,这里留有母亲的味道,那些家具物品的摆放,多是保留了母亲生前的形式。这老房子的骨架里,就砌有母亲和泥父亲拖出来的土坯。几十年过去了,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忆得清晰,曾经只知道玩泥巴时的快乐,不知道他们的汗水和辛苦。

  我们开始张罗做饭,父亲从床头墙上摘下母亲的遗像,轻轻地擦拭着毫无灰尘的玻璃和框架,然后郑重地将它摆放在正当门的桌子上,搬把椅子坐在门边。我们要打开电视和碟机给父亲放戏,父亲摆摆手,说今天不听戏了,说那些唱词他都能背出来。

  我们疑惑。

  父亲说:“我不老,还不糊涂,电视里都说了,知道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是洋节日,但这节日特别好,你们也正好回来看看你娘,我今天是傍了你娘的福了。”

  我说:“爹,你知道还有父亲节吗?”

  父亲茫然。

  然后,他慢慢说:“要是有的话,也请你娘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