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12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12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1200字 篇1

  我是家里的幼子,似乎总是让长辈们放心不下。外公病重时对我的牵挂,足一证明这点。忽然想到,以前我老是无视光阴的逝去,以为青春可以延续很久。通过这件事,才又突然间醒悟过来,原来,时间一直在身边流淌。外公真的老了啊,而我们正在成长,就这样,一代紧接一代……

  今年夏天初些时候,突然听到外公病重的消息。后来又听说好了许多,我原本揪紧的心又稍微宽舒了一些。那时我正在备战会考,以及后面的期考,突然间的变动让我更加沉默。或者说,沉思。

  我是家里的幼子,似乎总是让长辈们放心不下。外公病重时对我的牵挂,足一证明这点。忽然想到,以前我老是无视光阴的逝去,以为青春可以延续很久。通过这件事,才又突然间醒悟过来,原来,时间一直在身边流淌。外公真的老了啊,而我们正在成长,就这样,一代紧接一代。

  八月暑假的时候,我决定去看看外公。骑了相当一段路程的自行车,待到外公家,已是大汗淋漓。外婆依然利索,张罗着拿饮料给我喝,外公坐在床上,微笑地看着他的外孙。

  他已经很瘦弱,完全没有往日的风采。我握他粗糙干瘪的手,透过斑白的发和瘦削的脸,终于近距离地感觉到了“沧桑”这个词的含义。

  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尽管没有以往的那番有力。这是他的外孙呵,就端坐在他的跟前,像多年前这个外孙没有长大时坐在他肩上的安静地坐着。

  他就这样长时间地看,我读不懂那眼神的深层含义,但至少我知道,那儿肯定包含一个老人至多的喜怒伤悲。那儿,也曾流过清盈的泪水。

  “对了,你等一等。”他对我说。我坐在那儿,目送舅舅扶着他蹒跚地走进内屋。

  我就又想起了等待,外公的等待。所幸,这次我等待,在他的余生,我只有一次等待还给他。

  他的这个外孙小的时侯,他的女儿与女婿忙于工作,将照看任务交给了他。放学的时侯,他就在那个校门口等待,等待他这个顽皮的外孙雀跃地从里面出来,然后拉着他的小手,一路小跑,已把他累得有点喘呼呼了。过马路的时侯,他总是拉着跃跃欲试的外孙,安静的等待绿灯亮,然后穿越马路,再次走上回家的路途。

  不管是灿烂的夕阳下,还是在交加的风雨中,那儿总有一个老人等待。他一脸的期盼,一如朝圣者的虔诚。过马路时,他总是对雀跃的外孙说,慢点慢点,先等一下,而那个小孩来回地以他的身体为中心蹦跳。他的前后左右,是他的外孙。

  似水流年流淌过后,他不懂事的外孙长大了,不再需要他的接送。他的外孙已经是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归来,是啊,他的外孙长大了。于是他还在等待,还在期盼,他的外孙早点踏入那道小院的门。黄昏的傍晚下,有一位鬓白头发的老人倚在梧桐树下,满脸期盼的等待他外孙的归来。甚至在饭桌上,等待他高大的外孙放下厚厚的书籍,与他共进晚餐。这一切,总是在无声之中。

  但是那时他的外孙总没有意识到,无视一个老人的期盼,依然我行我素。他只好叹息一声,默默地包容。甚至到后来,他的外孙离开了他,开始另一段生活。

  猛然抬起头,发现外公依然没有出来。我顿了顿,抹去脸颊上的那一滴泪,轻轻地往后屋走。

  到了后屋,发现舅舅扶着他在书架一本一本地找。我没有半点的迟疑,悄然地走上前去,扶着他的另一只手,在书架上找出了那本满布灰尘的《颜真卿字贴》。因为它,承载了一个老人的气息和一个孩子稚嫩的字。

  他会意地一笑,摸着我的头,三个人一道从灰暗的后屋走出到前屋,轻轻地走着,生怕惊醒了那个尘封的世纪。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外公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安静地等待下世的轮回。之前我很平静,但当着篇文章快近尾声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稿纸上的字迹,一滩模糊

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1200字 篇2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