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泪飞飞。

  又到清明,因工作无法回家,回到那生我长我的地方,那儿有亲人,有朋友,更有五年前永远离我们而去的老父亲。只身独自漫步在酒城的街边,看着那来来去去的人群,嗅着空气中那浓浓的醇醇的酒香。儿时的记忆回归如前。

  记得儿时记忆,哥哥常常住校,很少在家。在我家常常只有父亲母亲和我的餐桌上,却每每有着两个酒杯,那时,父亲,总是端着酒杯,说:“丫头,喝点酒吧,长壮实些,要像个男孩儿那样的最好”,母亲总是在旁边幸福而又宠爱的看着,笑着说:“看你宠得,长大了得了。。”那里,我会像个小诗人样的写写:爸爸像大山,爸爸像大树,爸爸像雨伞。就这样在父亲的怀里,身边,快乐而又幸福的长大。工作前临行前的那晚,父亲做了桌好菜,父亲端着酒杯说道:“丫头,到了单位,努力工作,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单位,给了你发展的平台,感谢领导,能不断的指导你,感谢你的同事与你共同进步,更要感谢你身边的朋友们,有了他们,你才会活得有滋味。”这样,父亲竞有些像个哲学家。可是,真的有点儿哆嗦,我想要逃走,逃开那构筑得太温暧的家,想要去飞,看看外面的天空有多美。

  工作后几年后我将他带回家后的一天,我告诉父亲,我要结婚了。父亲开心而有些落寞的,晚上咱爷俩喝一杯吧。他说:“丫头,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你现在不再是爸妈身边的小孩子,你要学着长大,学会孝敬公婆,爱护弟妹,夫妻和眭,所谓,家和万事兴呀。不要忘了,不只是你才是爸妈的宝贝,他也是他爸妈心中的一块宝呀,人都有缺点,要互相忍让,相互体贴,携手走到白头,是天下父母对儿女最大的祝福与期望。”就这样带着家人的祝福与期许,我同我的那个他,带着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来到了美丽的酒城开始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让我开始品位着生活像一杯醇香的美酒。

  “丫头,快点回家来,你爸爸他。”这是五年前,妈妈焦急的呼唤的声音。当我飞奔到父亲的病房,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这是我的父亲?不会的,我不相信!这是那个身高1。7米的父亲?这分明是一个历经病痛折磨,瘦得不成人样的老人呀。从母亲的口里得知,父亲这多年来,一直忍受着病痛折磨,没有告诉过我兄妹,怕工作在外的我们分心,更舍不得我带走那个可爱的小外孙,怕太花钱,儿女在外不容易呀,他不要给他们找麻烦了。守在肝癌晚期的父亲身边,我们兄妹无能为力,就这样眼睁睁的看他父亲一天天的耗尽他有限的生命,一天天的将离我们远去。时钟,请不要将我最亲爱的父亲带走,一点点的带走。记得最后的那个夜晚,夜色是那样的黑,天上的星星像泪珠一样闪闪。父亲在病床上,静静的,用他那留恋的目光,看着母亲,看着我,没有说话,那样的静那样的静。轻轻的问他,想走走吗?他轻轻的点点头。就这样,轻轻的搀扶起父亲,让父亲轻飘飘的伏在我的肩上,他最后一次走出病房去看星星。父亲用他那散漫的目光,看着,他将要去的远方,轻轻的在我的耳边,轻声的说:“丫头,你一定要幸福哟!!!”就这样只有一句,只有一句最后的遗言。那时的我心在颤抖,心在流血。我的心在呼唤,你怎么可以就这样的,这样快的离开,我还有好多好多的梦想没有实现,我求求上天,再给我一点时间,至少让我有机会尽一点女儿应尽的那份心意呀。就这样,五年前,最热最难耐的那个夏天,含泪送走我们最为亲爱的父亲。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在坟前,端起酒杯,对父亲说,我会幸福,我会健康,我会快乐!!!

  在今天,我没能来到你的面前,我最亲爱的父亲,没能给你说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成功,我的忧愁,我的苦恼,一切的一切。却只能在酒城的天空下,望着有你的方向,对你说,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想你!你,闻到酒香了吗?

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传统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传统清明节。

  传统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传统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传统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传统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传统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传统清明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