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推荐】春节的作文1200字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200字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作文1200字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小时侯最愿意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水饺。那种包成半圆形的有馅的面食,含在嘴里热乎乎滑溜溜的,咬上一口,滋的一下,里面的鲜水不用咽就直往肚子里流,真是香透肺腑。当时我天真地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了,要不,老天爷为什么每年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天宫里到人间找饺子吃呢?

  在儿时的印象中,吃水饺就是过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值物质极度匮乏,但是再怎么贫穷,一年也得包三次水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得包水饺,灶王爷辛辛苦苦了一年,让他吃顿水饺犒劳犒劳,免得他上天以后说了人间的坏话。过了小年,就得开始置办年货了,置不完的嫁妆置不完的年,年的气息逐渐浓厚起来。大年三十晚上包水饺,人家老天爷大老远地从天宫里来,不就是为了吃顿水饺吗,说不定这一吃高兴了,让天下来个风调雨顺,老百姓该省多少心。大年三十,刚吃罢晚饭,母亲就开始行动起来。包好的水饺得一直等到午夜十二点才能下锅,站在灶旁,眼巴巴地望着沸水锅里上下翻滚的白花花的小元宝似的水饺,心想,老天爷是个什么大官,能有这么高的待遇。正月初七早晨还得包水饺,最好用大年五更里用的水饺材料,灶王上天代替玉皇大帝料理天庭,让玉皇大帝下凡吃水饺,灶王是一家之主,可不能亏待了他,用五更里的材料再包一次水饺给他接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小时的记忆里,一年也就吃这么两顿半水饺。

  记得有一年五更,我家煮好了水饺,正准备端到天井里祭奠老天爷。邻居家二婶神色慌张的来到我家,伏在母亲的耳边嘀咕了一阵。我看见母亲就从那水饺已经不多的沸水锅里捞了一碗,让二婶匆匆地端走了。后来才知道,二婶家本来也包了一小盖顶水饺,她让三个孩子睡到五更起来吃。可谁知道孩子们饿极了,一个个都假装起来小便,回去时就顺手摸几个充饥,几个轮回,水饺就被摸光了。等五更二婶起来煮水饺时,才发现盖顶上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个个月牙似的痕迹,二婶不得已到我家借一碗水饺孝敬老天爷,后来二婶回忆说,怪不得那晚上大宝他们起来得那么勤快呢,借水饺过年成了二婶家史上一个辛酸的小插曲。现在想来,那时的水饺馅多亏都是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没有一点生肉,要不还不吃坏了肚子。

  我家过年包水饺总是包两样。一样是小麦面的,里面的馅是大白菜头,拌上些花生油,这种只包少数;一样是地瓜面的,里面纯粹包了一些白菜帮子,可这也成了我小时侯梦寐以求的美餐。第一种水饺,我们小孩子是没有福分吃的,母亲非常孝敬爷爷,等祭奠完了老天爷,母亲总是把那碗白面水饺端到爷爷面前。当时我不懂事,手里的筷子会不由自主的偷偷伸进爷爷碗里,母亲看见了,总会把我已经夹起的水饺打下,并说:"你们小孩子,有的是时间吃白面水饺。"母亲的话我没齿不忘。

  还真得应了母亲的那句话,现在只要你不腻,哪怕顿顿吃白面水饺也不在话下。花样之多,种类之全,一般人都说不上来,反正哪样也比以前孝敬老天爷的那种好吃。前些日子,碰见二婶的儿子大宝,他现在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提起当年吃水饺的笑话,他摸着自己那横空出世的将军肚,回味无穷地说:"别说,现在还真想吃顿纯白菜馅地瓜面饺子,涮涮膘。"二婶在一旁骂道:"看看把你烧的。一连吃上三顿保你吐酸水!"

  在家里,每当妻子端上热气腾腾的水饺时,我总会习惯地对女儿说:"我和你妈小时候,只有……"

  这时,女儿总会马上接过话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水饺’是不是?你们小时侯是安史之乱,咱们现在是开元盛世。老爸,别忘了,社会在飞速发展,再过十几年,我也会对我的孩子忆苦思甜的!"

  可不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一个新花样。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还提那些伤心事干什么!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腊月二十三天气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农历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灶”。

  一到下午,妈妈就忙活了起来,先是和好面,准备拍灶饼。我也帮妈妈打下手,妈妈把灶饼擀好放到锅上后,我就负责翻。不一会儿,第一锅灶饼就出炉了。我正准备吃一个,妈妈忙说:“先放下,去把灶糖拿来。”我很听话地拿来了灶糖,看妈妈准备干什么,只见妈妈把灶糖和灶饼放在一块,说:“灶王爷,来吃灶糖和灶饼吧,保佑我们一家平安。”我很好奇,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也说不清楚,只是说这是传统。

  我就自己上网查了一下,了解了有关“祭灶”的传说:原来“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原来,祭灶还有这么多讲究呢,今天,我总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气有风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放鞭炮,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妈妈很早就调好了饺子馅儿,和好了面,不到三点,我们全家上阵,开始包饺子。我不怎么会包,就跟着妈妈瞎掺和。

  妈妈包饺子的速度可真快!像变魔术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夹上一点馅儿,两手轻轻一捏,一个鼓鼓的饺子就成了。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案板上,就像一队队等着检阅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动手包了起来,包得很慢,而且也没有妈妈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满意,毕竟是我亲手包的饺子呀!过了一会,只见妈妈把一颗花生包在了一个饺子里,我感到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要包一个花生啊?”妈妈笑了笑说:“谁吃到这个饺子,就说明谁今年运气格外好。”哦,原来是这样啊。

  不一会,饺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却被爸拦下了。哦,想起来了,今天很特别,要放过炮才能吃饺子。爸爸拿了一挂很长的鞭炮,挂在树枝上,鞭炮“辟哩啪啦”响起来,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个饺子。等我把一碗饺子吃完了,也没吃到花生。我有点失望,一会儿,爸爸高兴地叫起来,原来他吃到了那个饺子。爸爸显得格外高兴。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还没开始的时候,爸爸给我讲起来年的来历。“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可真有意思,原来,过年还有这么多好听的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