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春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2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作文1200字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知不觉,年在我还没开始兴奋的时候就来到了。过年须在家里才有味道,这话不假。我就在家过了个囫囵年。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的日子。传说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这一天会返天庭报告该家一年善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吉凶,人们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替自家美言几句。

  祭灶后,家家都忙开了。首先要做一年一度大清扫,把东西都翻出来,要的擦洗,没用的扔掉,总得把家里里外外收拾整齐了,看起来焕然一新。年货是不可少的。厨房用的各种蔬菜,祭祖用的各种干果,孩子们吃的零嘴,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糖酒饮料等,样样都得准备。

  先前的时候有祠堂。祭祖在祠堂进行便可。现在,得像清明时那般去上坟。大年三十那天,哥带了些祭品,鞭炮和香纸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我本来也打算去,但妈说下雪路不好,我就没去成。可是,即使去了,大概也只是在爷爷坟头插一柱香,磕个头而已吧。再供上点祭品,也就得回来了。

  吃是年的 主题。“吃”文化源远流长,吃起来可就有讲究了 。年三十的鱼一定不能吃完,得留点给初一,这叫做“年年有余”。鸡得是全鸡,可以炖着吃,蒸着吃,还可以和鸡蛋酥着吃,不过,总得吃只全鸡。猪肉,能炒芹菜,炒蘑菇,炒蒜薹,炒白菜,炒粉,过年时,几乎每盘菜都有它的身影。还有其他的,因为我不参与厨房的事,也就不太知道了。

  饺子可是北方人不可或缺的年食。虽说皮儿都是面做的 ,馅儿里也有菜有肉,和面差不多,可大家觉着“好吃不过饺子”。有时候,会包一个纯辣子馅儿的 饺子,被谁吃着,谁会“鸿运当头”;或者包一个硬币在饺子里,谁吃着会“交好运,发大财”。这些随只是玩一玩,可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以前过年时,一大家子的人都在,年三十晚上外面灯火通明,焰火漫天,屋内人们坐着拉家常,我觉得很红火。今年呢,大伯家的孩子都没回来,我哥嫂也只是下午回来吃了顿团圆饭便回去了。院子是灯火通明,可 炮仗声没往年响了,也不吵闹了,冷冷清清,爸妈和我只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年味淡了许多。不知那位专家说,现在年味淡了,春晚得负责任。其实,不怪春晚,怪咱自己人不回家,怪人情味淡了。

  父亲去点香,我才想起今年都没做香角,只是在该粘香角的地方放了个小瓶瓶来插香。妈说坐香角太麻烦,谁有闲工夫去做呢?不如这样简单。唉,年真是越过越简单啊!

  不过,对联是到什么时候也省不了的。屋内有“合家欢乐”的 条子,屋外门楣上贴着“迎福纳祥”的横批,门框上有“猪过已传千道喜,鼠蹦又宋万家春”的对子,大门口还有“出入平安”。以前,人们买年画贴在墙上,图个喜气;现在,年画也 很少买,墙上总是很干净。

  正月里,还有项节目就是秧歌。秧歌队沿着家家户户扭下去,送来喜气福气。也会在镇子上开晚会,表演节目,唱歌什么的。年初二晚上,我看去了。镇里有三位陕西省十大民歌手,那名可不是虚传的。这天回来两位,一位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孩,一位是三十左右的后生,歌唱得响亮,真是好听!这民众的艺术是很能征服人的 。扭秧歌最后一天晚上,得转九曲。这九曲我美 研究过。据说是因为黄河九曲,便模仿做了个九曲阵,外围是方的,一圈一圈的。可我至今都 不明白怎么这一圈的 人是往进走,上一圈或下一圈的 就是往出走,也不明白出口和入口怎么会是一处。不过,转九曲时是特别红火的,人山人海。再者,九曲阵上点的都是蜡烛或灯,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闹完元宵年算是真真正正过完了。所有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过年固然是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

  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了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样子,一会儿就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转木马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转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转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有了,表弟才5岁,没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更多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有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有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加的丰富了,但是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