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品】小学作文1000字锦集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1000字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作文1000字 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将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言行心理写清楚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培养修改作文的初步意识,逐步养成修改习惯。

  2、能找到自己写得不具体的片断进行修改,把片断写具体。

  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写具体的方法,将自己的片断改具体。

  难点:培养修改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比较两个片断,初步懂得修改的重要和怎样将写人的片断写具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从文章不嫌百回改,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到白居易请保姆给诗提意见修改讲起。

  针对学生中写好作文从不重读修改,批好作文只看分数,不看批语,更不修改问题。

  揭提《把作文改具体》。

  2、明确要求。

  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是修改写人习作《好——》中不具体的片断。

  3、学习方法。

  自由读“习作提示”,思考讨论:

  这两个片断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第二个片断哪些写法使得“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具体了?

  小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件事?当时妈妈肯定有很多话和动作,为什么选这些动作(放筷子,嘴唇试温,冲出去,围严实,三步并两步奔)?为什么选这些话语(亲切地询问“怎么啦?”惊叫“不好!烧得历害,快上医院!”)?为什么还要写听到妈妈喘气声越来越粗?

  小结将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围绕人物品质选事;记清事情中能反映人物品质的言行和心理。

  4、学生示范。

  出示班里学生写《好》中不具体的片断,及该片断的作者事先修改好的片断灯片。

  出示灯片,学生阅读比较。

  由作者讲述修改前后的想法及修改后的体会和收获。

  (习作写好要认真朗读一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修改错别字、多字、漏字和明显的的病句。习作写出好要认真看看习作要求,看习作有否围绕中心,把重点写具体,写人的习作要写好人物在具体事情中的言行与心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重读《好》的习作,找到自己写得不具体的片断,将片断写具体。

  (二)教学过程

  1、发习作,重读寻找。

  自读习作,寻找应修改的片断。同桌交换习作,倾听同桌关于选择修改片断的意见和片断修改的建议。

  2、各人根据自己习作的问题,选择一个片断修改。对于部分没有合适修改片断的学生,可提供下列片断修改。

  奶奶不爱穿新衣服,很节俭。袜子快破了,也不要给她的新袜子,自己做了“大脚套”给我试。真的,这“大脚套”很暧和。我试了后很感动。

  3、交流修改习作片断,小结修改体会。附:《好爸爸》修改片断比较灯片内容。

  我爸爸天天学习到深夜才睡,早上又很早起来读书。爸爸为了参加自考,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眼睛也熬红了,人也瘦了。学习的精神真令人感动。

  修改:

  我爸爸是个读书迷,为了多学点知识和本领,他呀没日没夜地苦熬。为了我,我妈不知和他闹过多少回。这不,这星期天一大早,妈妈就让我到爸爸床前去监督。让干了一个通宵的爸爸老老实实睡一觉。我看爸爸眼睛是闭着的,可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背着英语单词。“不老实,我告诉妈去!”我刚要走,爸爸一把抓住我的手,“别走!小刚。爸爸不这样用功,怎么能学习本领?再说,你妈够辛苦了,别再让她操心了。”“这——”我看着爸诚恳的脸,心软了,可一见爸爸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忍不住说:“孩子,爸爸是技术科长,厂里引进不少新设备,我连说明书也看不懂,多急人哪!我能不拼命学点东西吗?”“可是——”我还是心疼爸爸,“爸爸您累病了那可怎么办呀!”爸爸笑了,“傻孩子。现在少睡点,过两天空了多睡点。少睡点不会垮,啥本领也没有,工作垮下去才真糟呢!”

小学作文1000字 篇2

  花开了。色浓色淡的花丛中,春的笑容如此灿烂,一如这午后的阳光,在恣意流淌。

  我坐在钢琴前,看着已陪伴我多年的老朋友。上面的谱子是一颗颗紧掩的心扉,而键盘就似一排沉睡中的心弦,正静静等待着我的手指去叩响、去撩动。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轻舞,大厅里回响着清脆的钢琴声。妈妈就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我的'琴声。她的眼微微眯着,扬着头,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就像无数次我见过的那样。我的心绪就在琴声中远远地飘着,我的目光就在记忆中张望着……

  记得数年前一个春日的午后,我的手指第一次撩动钢琴的心弦。那是一颗狂躁、骚动的心,在我僵硬的手指下,它不安地嘶哑着,呜咽着。单调而断断续续的琴声回荡在客厅。自那以后的好一段日子,都重复着相同的旋律。

  我也记得那个时候,我家的门常被人不客气地敲响。妈妈每次开门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讪讪的微笑,抵挡着楼上楼下愤怒的抱怨声。在低声低气的歉意下,妈妈一边轻轻地关上房门,一边安慰着沮丧的我说:“没事的,用心弹就行啦!”

  慢慢地,我也常听到楼上楼下的人在嘀咕:

  “二楼那个弹钢琴的,弹得好烂啊!”

  “老是断断续续的,烦死人了。”

  “一点都不准,老跑调!”

  这些话语,就像疏风骤雨一般,让我饱含希望的花朵变得绿肥红瘦。我看着钢琴,又望着妈妈那扬起的微笑的脸,心里很不甘不忿,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琴弹好!”

  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追加了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常常坐在琴凳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练到手酸了,用热毛巾敷一敷;手指起泡了,妈妈用创可贴帮我贴一下,又继续练。就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后,一首五、六页的曲子都能被我弹得轻松自如。钢琴那狂躁不安的心,在我手指轻盈的抚摸下,早已变得温柔体贴了。而我家的房门,也不再被人愤怒敲响。上下楼的时候,我也能看到邻居们的颔首微笑。

  我依旧练琴,不停地练。在这期间,妈妈带我参加过很多次音乐会,对我触动很大。同时,她还请了音乐学院的老师指导我的指法和节奏、音准。我不断修正改进,不断提高,就像一朵花一样,拼命吸取着养分,努力绽放,散播芬芳。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我已高出了钢琴一大截。还是在一个阳春三月的下午,我弹起当年那首曲子,发现它就在我的指尖上翩翩起舞。我能感觉它就像花一样,在我的心中静静绽放。后来,我以这首曲子参加了钢琴比赛。曲终时,台下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激动极了,泪水在眼睛里打转……

  泪光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笑脸,就像花一样,在人群中开放着对我的爱和期待。

  “咦,琴声怎么停啦?”妈妈的声音,唤醒了追忆中的我。我活动了一下手指头,又一次按响琴键。窗外,春光正明媚,花开如笑脸,只是花影已西斜。

  我不由地想起袁枚的一首小诗《苔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想,在青春的舞台上,哪怕我只是一朵小小的苔花,也要努力用琴声,让大家看到我美丽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