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作文1000字(4)

时间:2021-08-31

除夕夜作文1000字 篇7

  春节,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的除岁迎新的年夜饭,象征团团圆圆的传统文化底蕴厚重,这一顿饭又称团圆饭 。

  除夕,一年中最忙碌、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日子。

  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在喜气洋洋中各自忙着大扫除,张灯结彩,贴春联,准备团圆饭。最后,大家伙团聚一起,祭祖,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

  除夕夜这一顿年夜饭,温存着丰厚的意蕴。先把丰盛的菜肴端满桌,点亮红腊烛,烧高香,祭拜祖先。寓意着春节到了,一家人聚集一堂,恭请祖先回家里来,坐高堂之上,接受子孙后代的祭拜,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感恩先辈的浩浩恩惠和遗训,祈求祖先显灵,消灾纳福。

  然后,一家人,按传统长幼辈份顺序和朝向落坐,开始共享一年一顿的团圆饭。

  曾记得,小时候,家里清贫,妈妈教我们,过日子,平时要省吃俭用,可是,年夜饭一定要敞开肚皮吃饱喝足,这样,来年就不会饿肚子了。

  那些年,每年春节,村里〔那时候叫做生产队〕杀猪,或宰牛,总是按人头分配肉材。一个有劳动力的成年人一份,半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半份。

  我家里有8口人,只有父母亲2个人是有劳动力,还有老奶奶和我们5个兄弟姐妹共6个人都是没有劳动力。这样算来,我们家虽然人口多,但是,分得的肉材份量很少。

  其实,在饥荒的年代,半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样的饥肠辘辘,对肉食都有着强烈的欲望。

  我家分得的肉材虽然不多,可是,我庆幸,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是广东汕头人,心灵手巧的把有限的肉类,变出多种多样的花样肉食,让我们吃得好、吃得饱。

  妈妈和奶奶每回总是慢吞吞等我们吃饱喝足了,最后,才敞开来吃。奶奶常常告诉我:妈妈说,看到我们几个吃得有滋有味,她就很开心了。

  我长大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年到头,难得春节回家一趟,妈妈总是在身边唠唠叨叨,担心我们在城里吃的肉食瓜菜不干不净。

  近几年来,妈妈的年纪大了,衰老了,有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缠身,步履蹒跚,下不了园地,可是,她坚持不懈在院子里,用盆盆罐罐装上肥肥沃土,栽种瓜果蔬菜。

  我每次劝她不要操劳过度,总是执拗不过她的殷殷慈母初衷。她常常用那一双饱经沧桑的布满粗糙老茧的手,牵拉我的手心,语重心长地说,要我们记得常常回家,让我们在家里吃上没有化肥和农药的纯绿色食物。

  其实,我懂妈妈没有挑明的深情厚意,就是要让我们记住老家的乡土泥味,记住回家的路。

  一家人,不分天南海北,不论路途遥远,总要赶在除夕夜回到家,在饭桌前烧香祭拜祖先,与家人一起享受除夕夜这一顿团圆饭,感受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这,就是祖先传承下来,体现家族亲情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也是千百年来,一个家族在严酷环境下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奥秘。

  除夕夜这一顿团圆饭,父母从来不敢怠慢,有半点差错,这不仅仅在于满足孩子的吃好喝好的浅显层面上,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潜意识里,把浓浓的年味深植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祈求这种传统的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 。

  即使离家走得再久再远,最值得回味无穷的是倾注着父母心意的团圆饭,也许这熟悉的浓浓乡土泥味,会不经意之中,提醒迷失在远方的孩子,老家的方向……

除夕夜作文1000字 篇8

  春节来了,我们一家人都要到爷爷家过年,老老小小二十几口人把爷爷家的四个房间挤得满满的。当我和爸爸妈妈赶到的时候,包饺子大战已经开始啦!

  由于要吃饭的人太多,包饺子的案板就铺在床上,老姑和三婶在拌馅,今天的饺子馅有三种:酸菜羊肉馅,这是爷爷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这是小孩子们最爱吃的,我也很喜欢;韭菜鸡蛋虾仁馅,大姑父不吃肉,因此要给他专门准备这一种。奶奶见我来了,就说:“燕儿,交给你个光荣的任务——扒蒜、捣蒜泥!”我说:“好嘞!”于是脱下棉袄,把毛衣袖口一绾,就开始扒蒜。没多大功夫,一大碗颗粒饱满、光洁如玉的大蒜瓣就扒好啦!三颗五颗的放进嘴小肚大的酱紫色的“蒜臼子”里,用木头蒜槌“笃笃笃”地捣碎成蒜泥,捣好一缸再捣下一缸。正当我忙乎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人大喊一声:“开始包饺子啦!”于是,各家主力从几个房间里出来,汇聚在大案板前开始包起来。二婶和四婶集中精力和面、揉面棍、揪箕子,我和几个小孩儿把团好的箕子用小手压成像飞碟一样的圆面饼,然后蘸上干面推给下面负责擀饺子皮的二姑。这包饺子最见功夫的一个工序就是擀饺子皮,饺子皮要软硬适中,面软了下锅一煮饺子就塌腰;面硬了,饺子煮不熟嚼不烂。饺子皮中间厚四边薄,中间厚是防止饺子漏馅,四边薄吃起来口感才能好。饺子下到汤锅里煮的时候还要看面皮是否光滑透亮,厚的地方包得住大馅儿,薄的地方透得出馅料的影子,尤其是肉馅的红色肉丸的身影要透过饺子皮能隐隐约约地看得见,那才行。这么重要的活得交给大师傅。我们家包饺子的“超人”是我二姑。二姑是位长腿细腰、瓜子脸、大眼睛的东北美人,那干活讲究个“沙楞、利索、脆”!只见她把乌黑的秀发紧紧地盘成一个圆髻,双手各拿一根擀面杖,左右开弓,一根擀面杖下面能擀三个面皮儿,只见擀面杖前后滚动,左右腾挪,一个个大小均匀、薄厚适中、软硬适度的饺子皮“唰唰唰”地擀了出来,我们几个人不断的往擀面杖下面补干面,把擀好的饺子皮一叠一叠地分发给大家来包饺子。

  我们家包饺子的人手很多,大约有十几个,老老少少齐上阵,三五个人围住一个盛饺子馅的大瓷盆开始有条不紊地包起来,有的人擅长包元宝饺子、有的人擅长包麦穗饺子、有的人擅长捏向日葵饺子、还有的人擅长做三角包,每包一会儿,就有人往饺子皮里填进去“心愿”:填进花生米是祝福步步高升、填进糖块的是祝福甜甜蜜蜜、填进大枣的是祝福早生贵子……包好的饺子像扇面一样摆在铺上了干面的高粱杆盖帘上,被端到后院冻上,等到除夕夜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再下锅煮,这冻饺子的活,老叔最爱干,因为可以顺便放几个“二踢脚”再回来。

  这时候,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大部分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乐呵呵地欣赏晚会的表演,姜昆的相声、潘长江的小品……那叫精彩!爷爷带着几个大男人在走廊里卸羊肉、妈妈带着几个姑嫂在厨房里炸浇汁鲤鱼、一帮不干活的小孩儿坐在地上欻嘎啦哈,这个年就热热闹闹地过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