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新年的作文1000字汇总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年的作文1000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1

  春节到,到处都喜气洋洋。穿新衣,拿红包,当然也少不了逛花市! 我们这家子也不例外,高高兴兴地去逛花市。

  我们去的是海珠区花市,一到花市就看见一个大大的彩灯牌楼,这个牌楼顶端有一个像金花似的,闪闪发光的……

  春节到,到处都喜气洋洋。穿新衣,拿红包,当然也少不了逛花市!

  我们这家子也不例外,高高兴兴地去逛花市。我们去的是海珠区花市,一到花市就看见一个大大的彩灯牌楼,这个牌楼顶端有一个像金花似的,闪闪发光的东西,璀璨耀眼。下边醒目的字眼“20xx”盛着“金花”,而“微浪”又浮着“20xx”。

  三只拿着横联的可爱“小牛”站在“金花”旁向我们微笑,“五线谱”里的“音符”也绕着“小牛们”跳舞。牌楼的两根支柱上各贴着一条对联,牌楼里边挂着许多小灯笼。牌楼中间的四个大字写着:海珠花市。构成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花市牌楼!

  看,花市人山人海,真热闹啊!春联,风车,花儿……花市里应有尽有。有的是温馨一家子齐来逛花市,有的是甜蜜的情侣手牵手来逛花市,有的是小宝宝坐在爸爸的肩上逛花市……不少人拿着相机周围捕捉美丽的瞬间。

  我们先去卖玩具的地方。啊,这里有很多玩具呀,吹气塑料模型,魔术帽,发光头饰等等。风车真多,有的是财神图案,有的是银光闪闪,有的是一片车叶一个色,有的是鱼的形状,有的是一个杆两个风车……各式各样的风车随着风快速地转动,还有那一个个笑脸,真美啊!

  看到这情景,我忍不住也让妈妈买了一个给我。我挑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风车,把它握在手里。我还看见了有个大哥哥拿着一个巨型风车,一片车叶差不多有一个洗手盆那样大,搞不好的话起大风会把风车带人吹上天空!今次20xx牛年的花市还增添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呢!如:金莎巧克力的吹气塑料模型,应节的发光牛角头饰,具有神秘感的魔术帽。至于我们全家呢,都戴上了发光牛角头饰,显得神气十足,期盼牛年牛气冲天!

  花市嘛,就得有花。接下来我们去卖花的地方,哇,真多花啊!有高贵不凡的蝴蝶兰,有出尘脱凡的水仙花,有姹紫嫣红的桃花……真是繁花似锦啊!还有那些拿着花的人们,看来它们要与花比美啊!买花的人真不少,我们也决定买一盆海棠花。

  爸妈挤进花挡,认真地挑选着花。啊,终于买到了,这盆花可真漂亮呀!花档老板在大声呐喊销售,大家也拼命地“钻”进花档里去买花,热闹极了!我还看见一些非常长的银柳,在我看见的那么多之中,最长的长达三米半左右呢!

  然后我们就去*春节饰物的地方。瞧,那些喜庆的小灯笼,艳红的假爆竹,春节必备的春联……红红的一片,真漂亮呀,有不少人*春节饰物呢!看,那个大婶正喊着儿子为她挑个春联;有个小妹妹正拿着小灯笼晃来晃去;而我妈呢,禁不住诱惑,逐个逐个挑着春联,时不时还让我们给她提提意见呢……

  春节逛花市真是一件美是啊,不但带给了我们欢乐,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春节气氛!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2

  元旦已过,春节将至。在这又一个年关岁末之际,又一次辞旧迎新之时,尽管忙忙碌碌,但人们已纷纷做好归家的准备,或开启抢票模式,或整装待发自驾远途,一切的一切,都因孩子的笑脸在召唤,父母的双眸在期盼,家乡的味道在召唤,思乡的情绪在爆发。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铁打不变的年度大事。春节回家,在与留守孩子团聚,与独居父母小酌,话家常,聊琐事,享亲情的同时,还离不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吃什么,如何吃,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虽然在年味正日渐减淡的当下,吃,仅仅成了一种填饱肚子的形式,但在孩子们、父母们看来,其意义仍然不可小觑。

  应景于新年假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无疑将这种仪式感提升到极致,而且重形式更重内容的乡食乡味的背后,却是对传统的承袭,对家乡的抒怀,对亲人的思念,对乡土的眷恋,它寄托着袅袅乡思,承载着屡屡乡情,伴随着那色香味俱全的乡食乡味,浑不觉的就缀满心房,加速了人们归乡的情绪,成为勾连父母与孩子,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桥梁。吃什么已然不重要,怎么吃也不再成为话题,因为,这乡食乡味中已浸满了浓浓的乡思与乡情。

  《舌尖上的新年》之于我不仅仅是打开了味蕾,勾起了馋欲这么简单,从那一张张高清极清近景镜头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溢出银幕弥漫影院的香食香味,更感受到了浓香肆意的乡食乡味。尤其是重庆那老两口,为过节准备杀猪饭的场景,更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童年时光,闪回于乡思乡情。

  我的父母虽然从重庆老家支边来到新疆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渝乡口音依旧正宗。所以,当《舌尖上的新年》来自重庆的老两口操着地道的重庆话摆着关于杀猪饭的龙门阵的时候,那种亲切感对我来说油然而生。而捉猪、杀猪,把猪肉做成老腊肉的过程亦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年少的时候就对这过程耳熟能详,并亲自操刀过数次。说陌生是因为,如今过年置办年货已经不用再自己杀猪,老腊肉的熏制也因各种因素被放弃。但无论如何,乡食乡味却没有变。

  当年,我一直以为,爸爸妈妈这种做杀猪年饭只是因为家乡的习惯。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其中更多的其实还是对乡食乡味,乡思乡情的寄托与抒怀。而今,当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中看到这对重庆老夫妇用乡土浓郁的杀猪饭等待孩子们一个个归乡团聚的情景后,我更是深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当年对我们兄弟姐妹数人望眼欲穿的感觉。

  几年前,我的父母已经过世。再早十数年,由于父母身体已经老化,杀猪饭也日渐减少。孩提时代所见的抓猪,杀猪,烫猪、刮猪,吹猪,洗猪肠,剁猪肉,制腊肉,烹咸肉腌肉也渐成回忆。不过,随着父母的故去,随着与兄弟姐妹团聚的越来越少,这回忆也变的越来越模糊。而《舌尖上的新年》在打开我的味蕾,勾起我的馋欲的同时,更解封了我的这一段段有关年饭的记忆,乡食乡味中,浸润溢满的全是乡思乡情。过年回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