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华】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汇编十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记

  不知不觉间,今天已是八月十五了,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带给我的不是美好的心情,而是满脑子的思念。一轮纯洁明亮的圆月,将秋天点缀成最繁盛最团圆的日子,于是节日的欢欣由明月传遍大地,而我捧着那一缕月光,沉重思念早已盈满心头。我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眼泪又溢出眼眶。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看见很多人相聚一堂,而我却像是处于一种有家回不得的处境。因为距离遥远,又得去读书,根本来不及这来回的折腾。看着窗外的夜,月华如练。在这样一个季节,月最是相思,最易断肠。在一缕长长的丝纱一样的白云上,月亮就在那里,在七彩的光环里娴静地迷人地微笑着。如一颗悬在万里苍穹的明珠,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像出浴的仙女披起满是珠宝的麾敞;此时,我的手,轻捧着一缕月光,轻轻地放在了我的心头。让心在这一片月光中辗转相思,将所有的企盼,所有的问候都交付给了那一缕柔和的月光。“你们还好吗?”我在心中轻轻地问候着。此时的你们是否也正凝望着这金秋的明月,任由皎洁的月光,轻轻地穿透你们的指尖;任由飞扬的思绪带着你们的灵魂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心中那缕最深的眷恋。

  今年的中秋,我没有故事,只有那声长长的哀叹!所以我只能将所有的心绪,浸透在唐诗宋词的雅韵中,婉约了这一季的落寞。那一缕淡淡的清愁,合着洁白的月光,在时光的深处写下一阕缠绵的诗词,装扮了午夜最美丽的梦。一直以来,都小心的将心事深藏,缱绻在自己自己精心编织的梦里。梦,女子的梦里,精心编织着爱的花环,一路上散发着玫瑰的芬芳。我轻叩着梦的心扉,寻找着心中的那片伊甸园,美丽而娇艳。我用着最美的诗篇,装扮着梦的伊甸园,魂牵梦萦的约定是否是前世残余的誓言?月光如水,我纤瘦的素笺上,回忆如潮,将心底的忧伤呈现在了这月色中,辗转相思难眠。

  当夜幕低垂在窗前时,一片宁静的月光轻轻落在地面上,流潺着浅秋的清涼。我走出屋,站在阶檐上缓缓地舒开双臂,懒懒的伸了一下腰。青砖铺砌的天井,浮泛着清冷的幽辉,蔓生着一种莫名的寂寞,略使人感到有一丝孤独。抬眼眺望,对街转角楼的飞檐翘角上,挂着若大的一轮圆月。那明晃晃的眩晕,一下子便照彻了我灵魂深处里的每一处暗角。

  是谁将我的金秋谱写成凄凉,

  是谁将我的美好转身化为忧伤无限。

  或许没有你们的中秋,

  今夜注定是伤痛无法躲藏。

  没有你们的中秋之夜

  我已诚心祈祷:愿一切安好!

  不知遥远的你们是否感知我对你们的思念。

  一缕惆怅,一缕伤。一缕相思,一断肠。月啊!你缱绻了多少美丽的哀思?你深藏了多少游子的乡愁?孤寂而飘渺的月啊!你是否也会染上一缕浓浓的忧愁?将最美的、最深的牵挂,带给思念的故乡。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