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推荐】小学学作文1000字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学作文1000字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学作文1000字 篇1

  终于盼到学校组织的“江西景德镇陶艺夏令营”活动—6月28日这个特殊难忘的日子,我带着求知、好奇的心情,随着飞驰的汽车,一点一点靠近那个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古瓷都—景德镇。

  中国陶艺中心,位于景德镇市区,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面向我们青少年学生、陶瓷爱好者及广大游客开放的文化体验场所。以弘扬陶瓷历史文化为特色,为游客提供包括拉坯、捏雕、彩绘等一系列亲手体验陶艺制作的机会,感悟陶瓷制作乐趣,感悟泥性,感悟人生,一睹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独特魅力。

  大约中午12:30分,我们来到了景德镇中国陶艺中心。午餐后,我们参观了国家4A级风景区—景德镇陶瓷博览区,观看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瓷乐表演,了解古代制造瓷艺的过程及陶瓷文化。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基地举行了令人难忘的开营仪式和升旗仪式,开营仪式在我们响亮的国歌声中结束。接着我们就跟随导游去陶艺文化交流厅,欣赏与我们同龄同学制作的优秀陶艺作品;倾听陶艺辅导老师陶艺理论知识课;同时初步学会了陶艺辅导老师传授的瓷笛吹奏技术。

  同学们,知道瓷笛是什么?它是乐器中的小精灵,外观精美,形状千姿百态。有:爱心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真是可爱极了。

  陶艺文化交流厅上下共有三层,第二层是拉胚室,最上一层是捏雕室。由辅导老师指导,亲自动手体验拉胚、捏雕陶瓷工艺流程。我们自行组织制作小组进行陶艺体验,我、周琳荃、叶晓培三人合作,准备精心制作一番,可是,结果出乎意料,我们不但没有制作成精美的陶艺作品,而且还弄得满身都是泥。带领我们同去夏令营的谢老师、吴老师看到此情,纷纷来帮忙。由于大家制作陶艺的经验不足,最后还是没有制作成理想的陶艺作品。虽然有点遗憾,但我还是挺高兴,因为我们学到了从未学过的知识—制作陶艺的初步技巧。

  走出拉胚室,我们迈上捏雕室。辅导老师请大家自由制作捏雕作品。老师要求我们独自制作,他们有的捏城堡,有的捏花园,有的还捏游泳池呢!总之,形状各异,千奇百态,十分好看。我抱着认真的心情,捏雕自己的陶瓷作品,心里虽感到紧张,但很兴奋,因为,我制作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陶瓷作品—陶瓷杯。希望它能时刻装着浓郁清香的茶水,给人们消暑止渴。

  晚上,我们在师生共同搭建的太平窑基地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由于两天的疲劳,不少同学无精打采地分别坐在两个太平窑篝火旁,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我不由自主的抬头看了看熊熊燃烧的篝火,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我们子弟小学二年级代表队的节目上演了,我、周琳荃、俞天择、叶晓培四人在两个太平窑之间唱起优美悦耳的“彩色的牵牛花”之歌,我们的表演令在场所有的同学赞不绝口。歌声、掌声、欢笑声划破了这寂静的夜空,汇成了一副纯真、欢乐的画卷,让我们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啊!难忘的夏令营,难忘的江西景德镇,难忘的中国陶艺中心。您让我们观赏了祖国美丽的风光、开阔了视野,而且还带回了一份美好、难忘的回忆。

小学学作文1000字 篇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之学者亦有师,今之众者更要跟从老师学习。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走上梦想的讲台,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曾经,我以为成为一名教师就是我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在下面听;曾经,我以为教师就是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他们认真听自然就会了;曾经,我以为只要怀着满腔热血兢兢业业就能看到学生们开出理想成绩的花朵。但这些,都只是曾经。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拿起粉笔,面对学生,我才发现一切远远没有那么容易。学生们尤其是刚刚进入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没有纪律观念,上课回头、吃零食、下位、说话……第一次当他们的老师,看到这样完全不受控制的场面,大脑都混乱了,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真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我必须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清头绪,想想怎样让学生们对我的课感兴趣,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从而学到知识、学好知识。带着这些困惑,我来到了三实,参加这次新上岗教师培训。

  “高效率课堂”这几个字这几天一直充斥着我的大脑,但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怎样才算是一节高效率的课?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完今天的课,我才真正理解到“高效率课堂”它不单单是一堂课,更是一种教学能量,让每位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在课堂上发挥自己,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上午第一节听的教学课,课题内容是《平行与相交》,当时看到课题时我还在想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怎么讲呢?可是当我和同学们一起,跟随吴老师走进直线的世界,思维被吴老师引领着去思考生活中的直线的位置关系,研究怎样用直尺和三角板才能画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呢?在新问题的提出与不断的回答、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欲望被一次次的激发,每位学生都聚精会神,生怕一松懈就错过了哪个精彩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还没听够下课铃就响了,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节课上的轻松又充实,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后面几位老师的课亦是如此,一直让学生们处在一种紧张、想学的状态,不用老师多说,每位学生都自动集中精力、竖起小耳朵,瞪着大眼睛地盯着多媒体和黑板, 生怕老师讲的哪一方面不能及时掌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的成绩能不优秀吗?每个人都那么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每颗爱学习的心都铿锵有力的跳跃着。但是老师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如何将一堂枯燥乏味的课上成受学生欢迎的课?如何将苍白的语言变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术语?我思考了一下,发现了以下几点。第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位老师都饱含深情地给学生上课。老师精神饱满、语言流畅,这首先就是吸引学生的关键。第二个方面,每位老师的课前工作都准备的很充分,从课件到教具到讲课,每一点都做足了功课。只有老师热爱学习,才能教出爱学习是学生。只有老师对课题掌握的好,学生才能受到好的引导,才能理解透彻,才能正在掌握知识。最后,我还发现优秀的老师往往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互动,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同学们之间合作、探究,这一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们之间沟通协作的能力,更能加深他们对本课的印象。

  今天听课的所学所感,还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地方。不管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教师,尊师从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只有终生学习,才能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