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推荐】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8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春是美丽之季,万物复苏,今天母亲便一时兴起给我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事,“我们小的时候,春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呢,我们就去摘构穗,摘满满一兜子,回家蒸着吃,上火了就挖蒲公英泡水,我们一起去摘枸杞芽,这些可都是现在不常见的美味呢!”

  母亲说的话听得我晕晕乎乎的,什么是枸杞芽?什么是构穗?这些我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母亲——你说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啊?”我央求般的问道,“那些东西啊,小的时候漫山遍野多得是,都是野菜,现在估计也有但是不多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兴奋起来,“现在也有?哪里哪里?”“岭上就有啊。”“母亲——我的好母亲——带我去嘛——好不好啦——”经过我一番软磨硬泡,母亲终于同意带我去宋庄岭上摘野菜。

  一路上我都像吃了兴奋药一般的活跃,一会儿趴在车窗上看看一旁金灿灿的油菜花,一会儿打开车窗,听听那抑扬顿挫的鸟鸣,心中那种克制不住的喜悦让我异常的兴奋。

  终于来到了宋庄岭,一下车,母亲就在一旁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拽起了野草,我跑过去问:“妈,你拽这些野草干什么啊?”

  “这哪里是什么野草啊,这是小蒜。”母亲回答道,我低下头来一闻,果然,蒜的味道扑鼻而来,不过蒜味不浓,反而还有清新的味道呢!

  我开始帮母亲一起摘小蒜,使劲儿一拔,一不小心把小蒜连根拔起,咦!这根部竟然是一个迷你蒜呢!我干的越来越起劲儿,不一会,母亲装小蒜的袋子都满了,母亲说道:“摘得够多了,一会啊,母亲让你看看枸杞。”

  听了母亲的话,我便颠颠的跟在母亲后面,生怕母亲说话不算话。

  不一会儿,我便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藤条类植物,母亲解释说:“这就是枸杞,枸杞芽可以拌凉菜吃,清凉又降火,而且很美味呢!”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不禁对这小小的枸杞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泛着紫光的小叶子,嫩嫩的小芽,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的美味吗?我不禁在心中打了个小小的问号,只见母亲摘了一些,准备晚上给我弄个野菜宴!

  我想看看这岭上还有些什么我没讲过的新鲜玩意儿,于是就跟着母亲上岭了,一路上路边时不时的会看到几朵金黄色的花儿,母亲看着我这么好奇,便说:“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毒,降火。”

  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排整整齐齐的构树,构树上结了许许多多的像毛毛虫一样的果实,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条虫子一样,我厌恶的躲到一边,母亲见了笑着说:“这个就是构穗呢!别看他长得不怎么美观,蒸起来吃可是美味至极呢!”

  我摘下一个构穗,捧在手中仔细端详着,小小的椭圆形身子,有许多细细的毛,看起来灰突突的,观看外表还真看不出来它是美味呢!

  临走的时候,我们可是满载而归呢,不仅仅是收获了这么多的美味野菜,更是收获了见识,这些东西以前可都是闻所未闻的呢!现在终于了解到了它们,这难道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吗?

  现在城里的小孩儿,没见识过大自然的神奇,虽然生活幸福,但是丢失了农村小孩的纯真和见识广阔,许多的乡下东西,我们连听说都从未听说过。

  现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抽时间多走进乡间,多见识些乡间知识,让城里孩子走进乡间田野,来了解了解自然中的奇妙!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快要到了,我又想起了我的奶奶。八年前的清明节,最疼爱我的奶奶永远离我而去。

  我有两个奶奶。

  第一个奶奶黄氏,住在我们邻村。黄氏长得很好看,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在各路军阀混战动荡的年代,家人都想把自己的闺女早点嫁出去,省得总是提心吊胆。奶奶出嫁时才16岁,与爷爷结婚不到一个月就死了。听说是奶奶想多编些草帽贴补家用,夜晚坐在大门外趁着明月编织草帽。爷爷看到后,因误会打了她一巴掌。谁曾想,第二天,奶奶竟想不开,上吊自杀了。

  一连几天,爷爷都茶不思、饭不想的,对自己犯下的错误痛悔不已。奶奶的娘家人知道后不依不饶,非要爷爷一块陪葬。后来在族人的劝说下才平息了事端,条件是如果爷爷再娶,只能算二房,大奶奶家的亲戚还得认,过年过节还要去看望大奶奶的父母。

  过了两年,爷爷娶了我的奶奶杨氏,她当时才17岁,也是我们邻村的。二奶奶跟着我爷爷没少吃苦。在我父亲刚满5岁、二叔还不到两岁时,爷爷就被抓了壮丁,一去几年,杳无音讯。为此奶奶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她一个人既要拉扯孩子,又要给地主打短工,还得躲避战乱,操持着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非常不容易。

  过了几年,她终于盼回了爷爷,可爷爷却成了左眼失明的残疾人,有人说爷爷在部队患了严重的眼疾,也有人说爷爷的眼睛是哭瞎的。爷爷在部队到底怎么失明的,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听老一辈人讲,二奶奶很正直,谁家要是有了难处,二奶奶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她常说:“农村人力气不值钱,能帮点就帮点。”邻居田二愣的小儿子一出生就没有奶吃,饿得哇哇叫,二奶奶不由分说当起了奶娘。当时我三叔还不到一岁,那年代正常人还吃不饱,别说还要喂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了。就这样,善良的二奶奶硬是把孩子喂到一岁多会吃饭。

  二奶奶在家是最勤劳能干的一个。过去的媳妇在家里没有地位,天不明就要起床干活,然后做饭,第一碗饭要先端给公婆,之后是孩子、丈夫,轮到自己,锅里就剩下点稀汤。饥荒年代,有时什么粮食也没有,只得饿肚子。白天干活,晚上纺线织布,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二奶奶跟着爷爷熬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可二奶奶没有一句怨言,依然默默地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爷爷在1985年走完了他76年的人生,之后的二十多年都是二奶奶独自生活。她乐观向上、身板硬朗,一辈子很少打针吃药,身体健健康康的,而且还帮助子女照看孩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叔叔们也时常接二奶奶去城里小住几日,二奶奶也算享了十几年清福。在她96岁的那年清明节,二奶奶静静离去了,走得安详、平静,如睡着了一样。

  现在想想,慈祥的二奶奶虽然已离我们而去,可二奶奶的音容笑貌犹存。她身上体现出的勤劳朴实、正直善良和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成了我们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