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热门】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清明,一个因思念而生的时节,守候着千百年的风霜,执着而缠绵。一个人的清明是怀念,一代又一代人的清明是一个共同的、温暖的故事。

  不知是因为相思而祭奠,还是因为祭奠而相思。中国人的寻根情绪悠远而绵长。像是落花对泥土的追寻,又像是落叶对树根的追随。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只有周而复始的开始和结束。每逢祭祖,炮竹一响,墓碑前聚集的是一家大小风尘仆仆的脚步,人头攒动的是亲人们久别重逢的喜悦。这一刻,再也不会有人记得自己曾尝过的辛酸苦辣,归家的游子不会再记得游荡在异乡时对故土辗转难眠的思念。也没有人会记得自己是谁,所有的印记都刻在墓碑密密麻麻的名字上。

  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似乎定格了无雨不成清明的特性。多年来的扫墓记忆似乎总是离不开雨,细细的,密密的,交织成一张暗淡的、惆怅的网。雨飘浮在稠密的空气里,浸透了墓上的草、树枝、土,也浸透了扫墓人的忧伤、思念。令人意外的是今年扫墓却有着暖暖的太阳,扑鼻的花香,暖暖的春风。人也多,热闹。有的忙着清除杂草,有的忙着拨弄烛火、纸钱,有的忙着挑土修整。撒腿满地跑的孩子们,还不知愁思,围着红红的烛火,欢快地烧着纸钱,炮竹一响,捂着耳朵飞快地散开。炮竹一停,又雀跃地来回跑着,手里或是攥着花朵,或是攥着红红绿绿的糖果、米花。那种闹哄哄的快乐竟让人有种过年喜庆的错觉。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骨碌碌转个不停的眼珠子,听着那吚吚呀呀的叫唤声,恍惚间我似乎有些明白墓碑上那些密密麻麻名字的意义,那里刻着的不仅是我们对先祖的纪念,那里更是延续着祖祖辈辈永世不断的希望。我们的父母看着他们的父母老去,而今,我们又看着我们的父母老去,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又将看着我们老去。生命的老去是无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可是,世代永存的精神、希望却能嵌入那些高矮不一、新旧迥异的墓碑里。生命之于生死,就像是清明之于墓碑,有始末,却没有终点。

  多年以前,墓碑前的我也是那个只知道跑着、笑着、吃着、喊着的孩童,纯粹的无知,纯粹的欢快。而今,我终于体会到了当年父母看着我时的些许感慨,有欣慰,有感伤,有忧思,有释怀,简单而复杂,复杂而简单。一边是对已逝亲人的追思,一边是自己尝尽生活艰辛的冷暖自知,一边是对儿女的寄望、倚想。乐中有苦,苦中有乐。有时觉得,人这一生,辛劳无趣。少年轻狂不知愁滋味却强赋新词说新愁,成年时尝尽人间百味后却不敢再轻言愁苦。待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时力不从心的无奈,纵使当年曾有多少豪情壮志,老迈时面对生离死别,都是一样的无能为力。而今,一家老小聚集祭祖,生者或死者,都能在墓碑上追溯一二,生命是短暂的,可刻下的名字却是永久的,世代相承的缅怀是不朽的。为了奔赴一场场周而复始的圆满、怀念,人生纵使再苦,又何妨?

  清明,一年一祭。人群散去后的墓碑,陪伴它的又是一年四季的草荣草枯,孤独而寂寞。就像人生,因为分离而相聚,又为了相聚而分离。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这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似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这么哀怨,这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清明节的雨让人更加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