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作文1000字(2)

时间:2021-08-31

教师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敬爱的陈老师:

  您好! 值此光荣的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在军营向您致以军人的敬礼!并祝您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桃李满天下!

  从1970年4月离开闸北五中,至今已经17个春秋了。离校后,我曾经两次到学校去拜望您,可惜都没有遇到。我只好请周校长、教导处王主任代我向您转达问候,不知您是否知悉。

  回顾这将近17年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我们这一届学生在校时,正是一闹得最凶的'年头。我们自以为是无私无畏的红卫兵小将,实际上我们在学校里不过是军宣队、工宣队和工人造反队任意驱使的整人工具。今天批判这个,明天批判那个,全校100多名老师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受到了批判、审查,甚至被剥夺了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权利。侥幸未被冲击的那些老师,根本就无法承担起全校六九、七零届共28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那时候,课堂秩序也真的是糟透了!虽然,工宣队在教室外到处巡视,有时还要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责之以棍棒,奉之以拳脚。可是,老师在课堂上仍旧无法正常上课,学生们也无法安心听课。记得有一次,您正在给我们上数学课。突然,翁国安和胡国平打起架来。霎时,课堂成了战场,课桌椅被他俩成排地推倒,我们男女同学只能拿着书包分别躲在两个墙角。此时,您为了保护我们,不顾自己个小体弱,挺身而出迎着他俩疯狂地挥舞着的长櫈子,喝令他们住手。可是,他俩毫不理会您的一片苦心,翁国安竟然掏出了匕首对着您。当时,您被他俩气得流下了眼泪。我一看这情景,连忙悄悄地溜出教室喊来了工宣队员,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然而,望着满地翻倒的课桌椅,老师您纵使有回天之力,也无法收拢我们这五十几颗心了……。初中的两年多,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过去了。

  跨出了中学的门槛,我来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在农村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曾经担任过生产队长、大队团支书,带领社员和青年开展科学种田,推行新的劳动组织方式,组织文艺宣传队,建立图书馆等。在工作中,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因此,在一天繁重的劳动之余,只好利用晚上的一点时间,在如豆的煤油灯下坚持看书学习。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翻烂了一本《新华字典》,心里才算感到踏实了一点。

  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以后,又进入了军校学习。然而,越学习,我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1985年,我又进入了上海财经大学学习,现在还没有毕业。

  回顾这十七年来,自己在读书学习中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感到:一真的是一头恶魔,吞噬了多少人的青春与良知,深受其害的人真的是太多了!至今,我们仍在苦苦地追索被它夺去的知识和年华。

  往事不堪回首!看今天,知识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您们——辛勤的园丁,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地位,我们的国家真正走上了复兴之路。对此,我们这些经历过一的人,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借此机会,请您代我转告您现在的学生:一定要珍视现在的学习条件,为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而发奋学习! 此致

  敬礼!

  学生:***

教师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我一年年成长的同时,让我晓事理明天下的当然少不了恩师。师恩难忘,转眼毕业多年,而不同时代不同恩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家乡老师的故事,让我尤其难忘。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谈笑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昵,多少疼爱,多少开心,多么美的歌声,多么美的回忆。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们纯朴的心境,却无法给我们放眼世界的才情。

  学校的条件异常的简陋,老师多是代课的,在村子里说来能到县城上完高中回来就不错了,当然能当我们的老师也就不错了。

  整天在草垛里摸爬滚打,小河里击水摸鱼的我吵着想上学,妈妈把我送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都开学好久了。当时正在上音乐课,老师介绍我,然后问我会唱什么歌。呵呵,我说会唱小花猫。这样在风琴的伴奏下,我完成了我的入学考试。那年的冬天,我病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多年后看见家乡的赤脚医生眼神儿还充满恐惧打针打的。加上年龄小,所以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一年级留级了。

  让我唱小花猫考试的老师不教我了,换了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太,于是我开始遭受了非常大的打击几乎是天天挨批评。那个时候似乎也没什么鼓励教育。老师很少表扬我们的。我最怕的就是发作业,最怕老师说:全班作业最乱的就是***。而我就是***。于是我费尽心机啊,一笔一划,可是没办法,坚持不了多久就又挨批评了。那个时候一天不挨批评都觉得幸运,作业得了优的时候,美得简直不得了。

  后来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同学羡慕我的字。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场考核中招聘校长大加赞赏的就是我的板书。很多人也问我是怎么练字的。自己只能暗暗窃喜:是老师逼得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在研究我们的方块字怎么摆能得优老师的苦心,让我受益终生。

  在求学的路上,我是幸运的。小学上完后,回到了父母身边,在县城里读完了中学,顺利的考入大学,工作时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城市。远离了那个可以在麦田里撒野的小村庄。如今回过头再看我童年的小伙伴,在中考的战场上全军覆没。农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着父母辈曾经走过的路。不是他们不想上进,他们中有的成绩当初比我还要优异,但是家乡的师资与环境,让大家歪歪扭扭的走完了小学的路,中学,却走得格外难。教中文勉强,教起英语来,只能是一塌糊涂时间久了大家竟然也就认为这样是正常的了。学不好英语是正常的,考不上高中也是正常的。考上的孩子那是相当聪明乡亲们都是这么说的。

  每年回家都会听到些中考的抱怨,披荆斩棘考上大学的,包括我在内,都成了名人,父母把孩子送入大学后,从不曾也不愿奢望让他们再回来。

  我是老师但从不敢把自己比作红烛,这是我在这个城市赖以谋生的职业,想到我的家乡,我的小学老师们,我只能惭愧。对于支边的老师,我羡慕,更敬佩,同时在替我的家乡期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