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野菜征文散文(2)

时间:2021-08-31

  嫩生生、绿油油的罗家菜,胖墩墩的胳膊上有着毛乎乎的小手的蕨苔,在微风中挥动着小手,招呼我,欢迎我。夕阳西下,伙伴们背上满满的一背野菜回到家,祖母把它们分捡出来,罗家菜掐去老茎,留下叶子和嫩茎,放在开水里一煮,放上盐,撒上葱花,那味道可美了,汤的味道更独特。现在想起来,那时喝上一碗没有半点油腥的野菜汤的心情,也不亚于今天喝的一碗鸡汤吧。蕨苔用开水汆一下后,装在缸钵里泡上一两天,捞上来切成节,放上一点油,用干辣椒节爆炒几下,放上盐和葱花,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来,不用吃,只要闻一闻那香气,就会让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就连平时难以下咽的红籽粑,就着野菜汤,也格外爽滑清香。在那各种物资严重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大地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无私地奉献出她的一切,不仅给农家人带来了生的希望,还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时光飞逝,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从读初中进了城,再也没有踏上儿时那充满欢乐长满野菜的山坡,那段难忘的岁月永远定格在了11岁前,留在了记忆的最深处。每到春天,在城里的菜市场里总能见到罗家菜和蕨苔的身影,近年来还有了人工培植的罗家菜,长得肥肥大大的,竟有一尺来长,嫩生生水灵灵的招人喜爱,城里人争相购买;蕨苔更是上了档次,昔日的农家菜被有眼光的商家做成保鲜蕨苔,放在商场里一年四季出售,身价倍增。可我,总还是还念那长在山坡上的野菜,怀念儿时那一群小伙伴和那段苦中求乐的岁月。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都要到菜市场去买上一些罗家菜和蕨苔,虽然买菜的心情远不及当年上山找野菜时的心情那样兴奋,但总是挡不住它们的诱惑。等我把一大碗佐料齐全还放了一大坨猪油的罗家菜汤、一盘有着独特风味的熏腊肉炒蕨菜苔端到餐桌上去的时候,我的孩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欢呼雀跃,大吃特吃。他只挑肉吃,我夹了几筷子野菜放在他碗里,他眼里放出无奈的眼光,像吃药一样硬咽了下去,是那样的不情愿。看着他的样子,我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我给他讲我的童年时代,讲我的祖辈们如果能吃上今天这样的野菜,恐怕他们会认为世上再也没有更好吃的菜了。他不听,甚至表示怀疑,是啊,那个时代离他们太远了,他们这一代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的童年让各种玩具、游戏机和电视充斥着,跟大自然太疏远了,对“劳动”两个字太陌生了。我不知道,他们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时,能有多少值得回味的童年生活和对生活的特别感受呢?  冬去春来,岁月流逝。每当看到抽屉里那支旧得不能再写字的钢笔时,心里依然涌动着无比的幸福。想起那用自己的双手一分一分挣来的钱买来钢笔时的情景,是那样的兴奋、激动和幸福。那种感觉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春又来临了。我知道我已不能再回到童年,回到那长满野菜的山坡。但是,儿时的那段苦中求乐的日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生长的岁月,我从中找寻到了幸福的源泉,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真诚的拥抱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