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

时间:2021-08-31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1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使我加深了对家风的理解:小华盛顿得到了一把漂亮的斧头,好奇的他想试一试这把斧头到底锋利不锋利,便来到了花园,对着一棵小树下了“毒手”。小树咔嚓一声,被砍断了。正在小华盛顿高兴之际,外出的爸爸回来了。“完了,刚才砍倒的是爸爸心爱的小樱桃树啊!爸爸还要用它做试验哪!”不出所料,爸爸看到了他的树被砍倒,气的怒火冲天:“是谁砍倒了我的树!我要……我要……”看到爸爸这样大发雷霆,诚实的小华盛顿向爸爸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爸爸不但没有打小华盛顿,还把他搂在怀里,原谅了他。从这件小事中,就体现出华盛顿的家风——诚信之风。华盛顿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有良好的家风相伴。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是这样。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2

  我的奶奶是个很和善的人。

  奶奶16岁便跟了爷爷,赶上文革时期,她大字不识一个。奶奶很能干,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她不高的个子,结实的身板在她们那个年代算是个女强人了。奶奶一心向佛,每年初一十五都会带上年幼的我到庙里烧香拜佛,奇怪的是,庙里的管事与奶奶都熟识,不论是经常去的庙还是只去过一两次的庙,都是如此。

  我的童年跟着奶奶,在我童年里,奇怪的事多着哩!走在街上,店铺里的老板总能和奶奶交流上,尽管奶奶啥都不买;走在路上,总有不小心遇到的熟人与奶奶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邻里亲戚总在家中共餐,奶奶又忙的不亦乐乎。在那时的我看来,这些都是奶奶的神奇。

  邻居中也有不那么和善的,那妇人总在背后议论他人长短,典型的长舌妇,与人交往也斤斤计较,姑姑婶婶都不怎么喜欢她。有一年中秋节,她们家竟只剩她只身一人,家里人知道后都默不作声,小表弟甚至还拍手叫好:“报应喽!报应喽!”奶奶在厨房听见后把我叫去询问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开饭前,一直不见奶奶的身影,大家都不知道奶奶去哪儿了。这时,奶奶挽着那妇人踏进门槛,姑姑们叹了口气,爷爷的脸拉了下来,我的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成辰呐,多拿双碗筷,陈阿姨家里没人!过节嘛,热闹点好!”

  姑姑们看奶奶都这么说了也就像往常一样平静的吃完了一顿饭。但在我看来,这样没有说笑的饭桌是尴尬的,是不正常的。

  夜深了,奶奶把那妇人送回家后我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啊?你们不是都不喜欢她吗?为什么还要把她带回家弄得这么尴尬?”奶奶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奶奶说:“这人呐,都会犯错的,如果我们总把别人的错铭记在心,那我们活着也不开心。我知道你们都不希望我做那个老好人,可是小陈以后她还能像以前那样对我们吗?邻里之间的关系是最打紧的,你说家里要有个什么事还不得求邻居多照应呐!你给人家一个笑脸,就算再深的矛盾,迎来的也会是一张笑脸。你要记得,将心比心,对人家好人家会记住的……”

  那时的我似懂非懂,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奶奶说的句句在理,这或许便是童年疑惑的答案了吧。

  如果我待人处事有一点点的宽容与和善,都得感谢我那慈祥的奶奶吧。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3

  我家“松鹤堂”张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在曾祖父时期渐渐形成: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恨念物力非艰。

  2、毋道人之短,彼说己之长;施物慎勿念,受物慎勿忘。

  3、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4、从不贪非分之财,更不作法外之事。

  5、六尽:对父母尽孝;对手足尽义;对朋友尽忠;对工作尽职;对夫妻尽伴;对子女尽教。

  我家的家训家规是我们张氏做人的宗旨、生活的准绳、行动的尺度。我们张家世世代代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树雄心立壮志,敢干敢为,为家族写下了绚丽诗篇。

  伯父张翼(1899—1975)字凤三,曾任颛桥中心小学校长、上海县农民教育馆馆长、上海县多届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苏南行政公署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等,并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和公益。伯父一生以“从不贪非分之财,更不作法外之事”要求自己。他一生中没有买过一亩田,没有造过一间房,伯母靠纺织为生,但他留下一本发黄的工作手册,里面记录着他全部的人生格言、为人处世的箴言、警句、感悟,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张凤硕20岁进上海市清丈局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成为技术佼佼者。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书法,是颛桥有名的书法家。叔父张凤皋,解放后进入苏州专署农林水利处工作,兢兢业业,退休后热心为街道居民服务,是颛桥编志组人员之一。

  胞兄张寿亭1947年任颛桥青年文艺社社长,创办《轻论》半月刊附属《明心报》副刊;开办图书馆和暑期义务补习班,开设义务诊所;解放后在上海市立精神病院任工会主席,1957年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表兄陈振邦曾在南汇航头做学徒,1952年进松江干部学校培训,后成为川沙县办公室主任、市监察局局长、在县府记大功,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胞姐张时珍在上海市立精神病院当护士,荣获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和市级三八红旗手,1988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特授“护士30年”奖章。

  我曾在颛桥公社文化站负责组织文工团活动,到农村、街头、茶馆作巡回表演、讲故事、歌咏赛,组织开展运动会、兵乓赛、游泳赛,全县夺冠。颛桥的地方志,也留下了我的足迹。女儿张婉颖在颛桥小学任教师,课题《快乐牵手并肩行》获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普教研究所三等奖。外孙沈智颖,从小生长在我们家中,也受到家训家规影响,现在闵行区公安局工作。1983年在“打击刑事犯罪保卫五届全运会”中成绩显著,上海市公安局表彰并授予奖状。

  我们张家几代人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都受到家训家规的熏陶,我们将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代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