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工作者庆新中国60周年征文(2)

时间:2021-08-31

  由于种种原因,母亲没能转正。但她始终深爱着教育,为了这份爱,母亲甘心情愿做了代课老师,这一教又是十几年。我不能忘记年过五旬的母亲,风里雨里骑着一辆破旧的解放牌自行车来回奔波三十里的身影,为了下一代,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她依然恪尽职守,从不让一节课马虎过去。

  几年前,因为母亲身体有病,她不得已离开了陪伴她半生的讲台,尽管她离开了讲台,可她与教育的情结仍是那么的深。现在的母亲,身体日渐衰退,虽然她早已离开了讲台,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教育,我每次去看望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好好教学,千万不能误了人家的孩子的前途。”她最关心的,也是我的学生我的教学成绩。在工作上,她不容许我有丝毫的马虎,她常常告诫我要认真工作。每周回家,母亲都会给我上一课,她会不厌其烦的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讲给我听,大到如何讲解一类课文,小到如何分析一个汉字,母亲甚至把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都给我预料到了……

  三十五岁的我,对共和国经历的苦难没有任何的体会,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也有煤油灯相伴的短暂时光,但却没有母亲那时的饥饿难耐,从我记事时起,我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没上学时,我就跟着母亲在学校玩,大学毕业后,我就走进了乡村小学,做了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虽然刚开始工作时工资不多,但比起母亲当年的三块两块,我可以算得上是万元户了;学校的教室也都是十几年的破旧瓦房,但比起母亲,我幸运多了,至少我不用点那种劣质的油灯,更不用自己想办法做粉笔做黑板甚至自己纳鞋底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我可以不用一天到晚的连轴转,我还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属于我自己,我可以画张画,写篇文章,看些报刊,做自己喜欢的事;教室里有明亮的日光灯,我再不会像母亲那样承受被油烟的煎熬了……而今,乡村小学变成了排排漂亮的教学楼,整洁而明亮,学校里有了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更加吸引乡村娃娃眼睛的,还是那一台台崭新的电脑……电脑上了网,乡村小学一下子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乡村孩子们的习作、绘画、手工制作,都通过电脑发表到全国多家报刊上,校园生活幸福而多彩。但最令孩子们感到幸福的是,国家减免了小学生们所有的学费,不仅如此,就连学生们用的新课本、新作业本,都是国家送给他们的。这多好啊!这再不用让老师纳鞋底为孩子们挣书钱学费了。当然,我教学也更省劲了,再不用像母亲那样,一个人同时教几个年级,课堂上,我有了很多现代化的帮手:投影仪、电脑、录音机……也得益于母亲的指点,我很快在教师中成了佼佼者。  每当我载誉回来,母亲的脸上总会挂满幸福的微笑,仿佛她才是成绩的获得者。为了母亲脸上的微笑,为了替母亲圆她一生的教师梦,更为了自己一生的无憾无悔,我努力工作着,业余时间努力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铅字。

  六十年的发展变化,让乡村学校改变了模样;六十年的全心全意,两代人的教育情结越来越深。女承母业,实现着乡村教育人的生命价值。我坚信,祖国明天的乡村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