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阅读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8-31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试题答案:

  1.D(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D (“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

  3.C (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灭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