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选注序言》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8-31

  (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后的文人对宋诗的评价起起伏伏,让宋诗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都是因为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不幸。

  B.明代文人苏平认为宋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这种批评没有分寸,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C.明代中叶以后的“公安派”把宋诗抬出来,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实际上苏轼远不及杜甫。

  D.宋人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学唐诗而不像唐诗,从而让一些明人瞧不起宋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举金人、明人、清人对宋诗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证明人们对宋诗的评价有失偏颇。

  B.第二段借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来类比宋代诗人在唐诗之后的境况,说理上取得了鲜明生动的效果。

  C.第三段把宋诗和明诗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明诗像唐诗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

  D.第三段从“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了宋诗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他们认为唐诗中没有好作品。

  B.在作者看来,宋诗遭到了唐诗的挑战,比赛的结果是宋诗失败了。

  C.若明人能看清宋诗的价值所在,他们就可能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不会失掉适当的比例感。

  D.宋诗如果在“大判断”上有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就可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来。  试题答案:

  1.D.(3分)  2.C.(3分)

  3.A.(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