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1-08-31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①。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选自宋r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①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石介(1005~1045),宋代散文家,字守道。②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11. 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说年龄,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是以某种称谓来代替。如:垂髫(ti~o),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

  B.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明代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时,往往多次改元。文中的“庆历”“嘉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

  C.进士是对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的称呼,并赐出身。以清代科举为例,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由皇帝在宫中主持,也叫廷试,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