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刘辰翁①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②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入元后不仕,词近稼轩。②华风:绚丽的风格。

  1. “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引用了哪个著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5分)

  2.下阕“不曾愁”与“泪偷流”矛盾吗?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词人引用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阴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极北之地的湖泊;窖指地窖,群者羊群。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雪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之苏武。)(2分);②这一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内容,表现了作者从容面对风雪,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的高尚襟怀。(3分)

  2.①不矛盾。“不曾愁”是因为醉,“醉”与“泪”都是表现南宋遗民亡国愁恨之深。(2分)②亡国之痛只好借醉解脱,醉中却又被“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歌声勾起而更伤痛。 (2分)③这样写,因愁痛求解脱,解脱而不得,则遗民之忧伤愁恨,牢不可破。(2分)(只要能结合诗句合理分析即可)

  赏析: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枝头梅花将尽,冬去春又来。春寒比之冬寒还要好多了。起笔和从容,读者可能以为已是春暖时节。实际上并非如此。

  “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乱山,写出周围的环境。残烛,描摹所居室内之情物。雪和风,词境复推向天地。上句是写实。宋亡后,辰翁飘零隐匿于深山。下句跳宕翻跌,意境无比高远。阴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极北之地。窖指地窖,群者羊群。此句典出《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词人引苏武故事,表现其对他民族气节的无限景仰。“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雨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之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