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阅读题答案(3)

时间:2021-08-31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反映了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有着共同的学术背景。

  B.阅读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境界。

  C.我们学习经典汲取的精神力量是阅读经典时应具有的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

  D.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故意歪曲老子原意所说的情人节的话,是为了表明阅读经典要敢于舍去获得。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强调阅读经典要“博”,“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五载,增删五次”体现了作者的精品意识。

  B.渐习积累知识,增进学养;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惠能替代神秀被传衣钵,说明顿悟比渐习更可贵。

  C.人们在用审美心态阅读经典时,可以获得“秋水蒹葭”“人面桃花”“红叶题诗”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已成为“别情”的象征。  试题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D(应为“学术情境”。)

  7.A(B.“‘通’才能达到‘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境界”,文中无依据。C.判断失当,因果错置。D.文中说“这或许是”,或然成必然。)

  8.B(“惠能替代神秀被传衣钵,说明顿悟比渐习更可贵”,文中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