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注释翻译

时间:2021-08-31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经常地复习。

  4、说( ):“悦”的古字,愉快。

  5、愠( ):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吾:人称代词,我。

  8、日:每天。

  9、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诚,诚实。

  11、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