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力量阅读答案(3)

时间:2021-08-31

  小题4:结合本文及我们的现实生活说说“善在表象上,它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引出本文的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阐述了人性善的重要性。

  小题2:一个人有了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就具有了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善良”,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帮助救助身处困境的他人,“善”成为他人的希望。

  小题3:(要求,事例语言要简洁,简单阐述。可以选择范仲淹、欧阳修、杜甫、辛弃疾等)

  小题4:示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行善,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但个人的善会影响他人,积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记得,四川512大地震,全国上下每个人都进行了捐款,有的个体亲赴灾区做志愿者,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聚沙成塔,让灾区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很快重建自己的家园。所以说,善表象很柔软,但善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参与的事情来说,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此句的关键词“精神世界”,理解“翠绿”的比喻义,理解其所指的怜悯与同情能给彼此心灵以生机,感受生命的温暖。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引用句中的“善、爱、仁”这几个关键词,选择这方面的人物材料,比如邵逸夫大行善事,一生都在捐助别人。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提示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说明善良有力量,能感染鼓动人,比如像郭明义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简述他们事迹的影响,说明善良的力量。